体位性低血压

作品数:1117被引量:171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林仲秋谢志泉潘春梅王建华樊晓寒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养生保健指南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老人健康慢慢来
《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第10期10-12,共3页
降压老人“慢”起身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药师曾卫华:高血压老人平时血压控制得不错,却因起夜时起身过快而摔倒,发生脑出血意外。高血压老人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 鞍山市中心医院 老人健康 降压治疗 扩张作用 体位变化 血压控制 副主任药师 
饭后不要急着健走
《养生保健指南》2021年第12期21-21,共1页韩青 
俗语有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饭后走动。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此时运动,就可能因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情况。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饭后胃...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 体位性低血压 动脉硬化患者 心脏负担 冠心病患者 心肌血供 反射性 心肌缺血 
老人每天站着测一次血压
《养生保健指南》2021年第8期15-15,共1页张卓伯 
临床和日常,大家最常采取坐位和卧位测量血压,而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身体各脏器需要充足的血流保障其功能正常运行,血压就是保证各脏器供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 血管弹性 眼前发黑 卧位 站立位 脑供血不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测量血压 
很多老人 一站就晕
《养生保健指南》2021年第2期39-39,共1页莫鹏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病症,表现为体位突然变化为直立时,易发生头晕、乏力,甚至跌倒、晕厥,导致骨折及心脑血管事件等。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职业病治疗科主任白玉蓉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吃:少食多餐,不宜吃得...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 少食多餐 心脑血管事件 职业病 晕厥 科主任 医学中心 预防措施 
预防低血压,站立之前翘脚尖
《养生保健指南》2020年第9期46-46,共1页徐春明 
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当由坐位或卧位突然站立时,会出现头晕目眩、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等症状,这多是体位性低血压所致,如果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容易导致摔倒、晕厥、骨折,危害不小,如果能在站立前翘翘脚尖就可以预防。顾名思义,体位性低...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 眼前发黑 卧位 晕厥 站立 老年人 坐位 摔倒 
老人起夜谨防脑梗死
《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1期29-29,共1页田春光 
人们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皮层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此时,人体的代谢率下降,心跳减慢,血流速度也减慢,血压可随之下降,而且人平卧位时,有部分血液将滞留在四肢,老年人更是如此。当后半夜起夜时,由于人体突然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易导...
关键词:脑梗死 起夜 体位性低血压 老人 脑灌注不足 抑制状态 大脑皮层 血流速度 
老人晕厥需防衣领综合征
《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1期45-45,共1页林丹 
晕厥在老年人中多见,病因复杂,比如脏器的功能老化、严重的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以及低血糖,都会出现晕厥的症状。有一类晕厥特殊,常见于一些平时注重衣着外表,喜欢穿硬领、高领等束领服装的老年人身上,被称为“衣领综合征”。
关键词:衣领综合征 晕厥 老人 体位性低血压 功能老化 心律失常 老年人 低血糖 
老年人谨防体位性低血压
《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期37-37,共1页张坤 
60岁以上的老人有15%~20%患有体位性低血压,其患病率随着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体位性低血压一般是由体位突然转变引起的。此外,长时间站立也可引发低血压。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 基础血压 心血管病 患病率 
独居老人脑出血如何自救
《养生保健指南》2013年第2期45-45,共1页鲁艾林 
63岁的田大爷一直独居在家。今年中秋,子女回来看望两老,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集一堂。当天夜里,田大爷起来小便,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幸好发现及时,送到医院后接受了“颅内血肿清除术”,才算转危为安。
关键词:独居老人 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术 自救 体位性低血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