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卫星

作品数:250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卢方军张双南吴伯冰宋黎明李立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4年中国天文十大看点
《天文爱好者》2025年第2期30-39,共10页郑晓晨 薛随建 
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已然落幕的2024年,尽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天文学家依然心无旁骛地奋战在挖掘宇宙奥秘的最前线,其中,中国天文人也贡献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天关卫星(EP)和中法天文卫星(SVOM)相继...
关键词:宇宙年龄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微引力透镜 星系核球 大科学装置 超高能宇宙线 逝者如斯夫 天文卫星 
中国天文卫星概览(上)
《天文爱好者》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庞之浩 
2024年6月22日,中国和法国合作研制的“中法天文卫星”(SVOM,全称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由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引起了广泛注意。2025年,我国与欧洲合作研制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
关键词:天文卫星 空间天文学 太阳风 监视器 全景成像 相互作用 
奇特双星中发现遁形已久的小质量黑洞
《天文爱好者》2024年第12期37-41,共5页王松 
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欧洲空间局的盖亚天文卫星(Gaia)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双星系统G3425中成功发现了一个位于黑洞质量间隙的小质量黑洞(图1)。此外,该系统特殊的轨道特征挑战了当前的双星演化和黑洞...
关键词:双星系统 国家天文台 黑洞 双星演化 中国科学院 欧洲空间局 天文卫星 轨道特征 
中法天文卫星:寻找宇宙中最夺目“烟花”
《太空探索》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顾航瑜 航宇 
6月22日,中法天文卫星(SVOM,又称“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搭载于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前去寻找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暴。7月8日,中法天文卫星平台工作正常,中国和法国的4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其中,中方研...
关键词:天文卫星 观测网 有效载荷 伽马射线 监测器 监视器 宇宙 
探知宇宙伽马暴的奥秘——中法天文卫星发射成功
《天文爱好者》2024年第8期37-41,共5页钱航 李思翀 官思佳 
在广衰无垠的宇宙深处,隐藏着无数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伽马暴便是其中之一。它如同宇宙的怒吼,瞬间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却又转瞬即逝,让人类对它的探索充满了挑战与期待。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北京时间2024年6月22日15点00分,这是一个注定被...
关键词:天文卫星 中法建交 瞬间释放 监视器 充满期待 宇宙 
中国航天资讯
《太空探索》2024年第8期5-5,共1页
中法天文卫星取得首批成果。6月2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天文卫星。作为中法两国联合论证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它是迄今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7月8日,中国科学院消息称,...
关键词:天文卫星 空间科学卫星 中国航天 中国科学院 卫星搭载 综合观测 运载火箭 有效载荷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24年第7期71-71,共1页
“长征”二号C火箭成功发射“中法天文卫星”,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2024年6月22日15时0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中法天文卫星”顺利送人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使用的“长征”二号...
关键词:天文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 预定轨道 空间科学卫星 空间天文 整流罩 中法建交 运载火箭 
科创中国·成果
《科技创新与品牌》2024年第7期10-11,共2页
中法天文卫星成功发射,6月22日,搭载中法天文卫星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由中法两国联合论证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中法天文卫星配置了由中...
关键词:天文卫星 空间科学卫星 光学望远镜 X射线望远镜 综合观测 运载火箭 伽马射线 多波段 
“旅行者1号”太阳系外“上线”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年第27期8-9,共2页
最近,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中法联合研制的天文卫星SVOM,科学家们希望靠这颗卫星能看到来自宇宙最遥远也是最早产生的伽马射线暴,探索宇宙幼年时期的秘密,研究恒星演化的过程,以及金、银等重金属元素从哪里来。
关键词:恒星演化 伽马射线暴 天文卫星 幼年时期 旅行者 重金属元素 探索宇宙 太阳系外 
基于科学工作流的通用卫星数据处理调度系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4年第6期164-170,共7页杨阳 张红梅 王爽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15020500)。
天文卫星产生的海量观测数据下传至地面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流程生成可供科学研究人员的数据产品。传统数据处理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存在缺乏灵活性、任务管理困难及执行效率低下等缺陷。基于上述问题,为实现卫...
关键词:天文卫星数据处理 数据产品 科学工作流 任务调度 自动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