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音质设计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季卿吴硕贤曾向阳陈克安杜铭秋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声学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建筑学报》《应用声学》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布式耦合空间对多功能厅堂音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486-494,共9页张九红 王敏琦 马鸣霄 朱国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45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0550967);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LT2017002)。
目的探究分布式耦合空间对多功能厅堂音质的影响规律,以改善多功能厅室内声环境。方法以东北大学多功能厅为例,先对该厅堂的基础数据进行调研分析;然后利用Odeon软件建立分布式耦合空间模型,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可行性;分析耦合空间...
关键词:分布式耦合空间 多功能厅堂 厅堂音质设计 混响时间 语言传输指数 
厅堂音质设计的要求被引量:1
《电声技术》2009年第11期4-5,共2页孙广荣 
厅堂音质的评价量比较多,但物理评价量与主观听感之间尚未完满地对应。在现阶段,要做好厅堂音质设计,关键是把握好合适的混响时间,具有较多的早期侧向反射声以及消除不利反射声和降低噪声。
关键词:厅堂音质设计 混响时间 早期侧向反射声 厅堂音质评价 
厅堂音质设计响度评价新参量质疑被引量:1
《声学技术》2009年第4期524-527,共4页王季卿 
厅堂音质设计中响度是最基本的评价参量之一,目前通常采用相对强感(又称强度因子)G(dB)作为评价响度的参量。吴硕贤等人(2001)则认为这一参量不足以说明听众的真实感受,提出用乐队齐奏强音标志段(forte)的平均声压级LpF作为评价音乐厅...
关键词:厅堂响度评价 响度评价参量 音乐厅音质设计评价 
计算机模拟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有效性被引量:7
《电声技术》2006年第3期14-17,26,共5页杜铭秋 王季卿 
当前厅堂音质设计中,已普遍采用室内声学计算机模拟软件程序进行工作。使过去无法用公式估算的、与房间形状密切相关的许多重要音质参量得以获得。但是必须注意到众多商品化模拟软件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程度,才能正确对待其计算结果。在...
关键词:室内声学计算机模拟 室内声学设计 室内音质 
耦合空间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3
《电声技术》2003年第4期4-6,共3页谭军安 
从耦合空间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应用例子入手,综述了耦合空间体系声能衰变的双斜率特性对厅堂音质的影响,以及耦合空间体系中各种参数(耦合空间的体积、形状、位置、耦合窗的大小与位置)对厅堂音质产生的作用。总结了耦合空间声场模拟的...
关键词:耦合空间 厅堂 音质设计 声衰变曲线 双斜率特性 统计声学方法 波动声学 几何声学 
缩尺模型技术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98-100,105,共4页黄险峰 
缩尺模型技术发展至今已有 6 8年的历史 ,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厅堂音质设计和预测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论述缩尺模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探讨了缩尺模型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和实现可听化的方法。
关键词:缩尺模型 脉冲响应 厅堂 音质 设计 
厅堂音质设计可听化技术被引量:9
《电声技术》1998年第7期5-9,共5页曾向阳 陈克安 
文中介绍了厅堂音质设计可听化技术的简史、现状、最新进展及其应用,并着重讨论了完全由计算机实现的可听化技术及其关键问题———房间脉冲响应(RoomLmpulseResponse)的各种计算方法。
关键词:音质设计 可听化 房间脉冲响应 厅堂 
厅堂音质设计新趋势被引量:2
《建筑学报》1997年第8期55-57,共3页吴硕贤 
厅堂音质设计新特点有:更加重视探求新的厅堂空间形式;出现越来越多的专用厅堂;重视通过可调耦合空间等手段使厅堂适合多种风格的音乐演出;重视厅堂的响度。
关键词:厅堂 音乐设计 厅堂音质 建筑声学 响度 
厅堂音质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声学技术》1996年第1期5-6,共2页王季卿 
关键词:厅堂 音质设计 
关于改善厅堂音质设计的探讨
《建筑技术开发》1994年第4期19-21,41,共4页李士琳 
关于改善厅堂音质设计的探讨李士琳(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创造良好的声环境已成为日益受到重视的一项工作。例如,对多功能礼堂或影剧院,要求音乐动听、语言清晰;对民用住宅、医院...
关键词:礼堂 音质 设计 物理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