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含量

作品数:611被引量:118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胡志海张毓莹高晓冬付玉娥王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石化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催化裂化装置降低催化稳定汽油烯烃含量的措施
《石化技术》2024年第6期35-37,共3页李帆 
文章以金陵分公司13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为基础,介绍了催化稳定汽油烯烃含量偏高的问题,结合装置原料品种、工艺参数、产品分析等数据与研究经验,提出了降低烯烃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优化原料性质、减少外来油掺炼、降低反应温度,调...
关键词:催化裂化 汽油烯烃 影响分析 优化措施 
工艺条件对催化汽油烯烃及苯含量的影响分析
《石化技术》2019年第7期37-38,共2页蒋兆鹏 
通过工业应用数据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及平衡剂活性是影响催化汽油烯烃含量的2个主要因素,平衡剂活性提高有利于降低催化汽油中的烯烃,反应温度与催化汽油烯烃的呈现抛物线关系,即存在一个临界反应温度,在临界反应温度以前,汽油烯烃含量...
关键词:催化汽油 烯烃含量 苯含量 反应温度 微反活性 
FDFCC-Ⅲ工艺及高效汽提技术工业应用被引量:2
《石化技术》2017年第11期6-9,共4页田耕 孟宪涛 
介绍了FDFCC-Ⅲ双提升管工艺在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上的工业应用和汽提段改造后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FDFCC-Ⅲ工艺与装置改造前相比,采用多产汽油方案时,总液收提高1.67%,汽油的辛烷值(RON)未损失,改质汽油的烯烃含量由48.02%降低...
关键词:FDFCC-Ⅲ 汽提段 烯烃含量 硫含量 催化裂化 
硫及芳烃含量对柴油质量和环境的影响
《石化技术》2017年第11期62-62,共1页李晴媛 
本文对于硫和芳烃的含量对柴油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保护 柴油 硫含量 芳烃含量 
轻质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石化技术》2016年第1期8-8,共1页刘志 朱正德 焦惠 
通过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度法对芳烃萘类化合物和烷基苯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7.10%~103.25%之间,取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轻质白油 芳烃 紫外分光光度法 
清洁汽油的研究与生产技术——Ⅰ.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及加氢脱硫技术进展被引量:6
《石化技术》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殷树青 达建文 
综述了国内外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及加氢脱硫技术进展。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及采用新工艺,对裂化反应、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等进行控制与选择,可以明显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加氢脱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汽油硫含量,减少辛烷值损失。针对国内汽...
关键词:催化裂化工艺 烯烃含量 辛烷值 加氢脱硫技术 
提高汽油质量的措施
《石化技术》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王秋灵 邓朝阳 
针对汽油中硫及烯烃含量高、调和组分单一的现状,以欧洲Ⅲ汽油标准为指导原则。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优化催化裂化装置原料,使用降硫助剂和降烯烃催化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高标号调和组分,增建汽油加氢改质装置和吸附脱硫装置等一系列...
关键词:降烯烃催化剂 汽油标准 吸附脱硫 催化裂化装置 烯烃含量 汽油质量 调和 生产情况 增加 措施 
生产清洁汽油的新型催化裂化工艺被引量:5
《石化技术》2004年第4期39-43,共5页王刚 高金森 徐春明 
介绍了生产清洁汽油的4种催化裂化新工艺,并与催化裂化工艺在产率分布及汽油性质方面进行了对比。这些新工艺具有依托原提升管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使用常规或专用裂化催化剂,通过对裂化反应、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等进行控制与选择,明...
关键词:清洁汽油 催化裂化工艺 催化汽油 裂化催化剂 烯烃含量 氢转移 油性 新工艺 新型 提升管 
利用加氢-吸附分离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探讨被引量:3
《石化技术》2001年第4期211-214,221,共5页李洪进 赵晓敏 
采用催化汽油加氢可以使烯烃饱和为烷烃 ,加氢后的汽油利用分子筛吸附分离把正构烷烃从中分离出来 ,可以弥补因加氢造成的辛烷值降低 。
关键词:清洁汽油 催化汽油 加氢 分子筛 吸附分离 烯烃 含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