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作品数:21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健李克张景荪张华杨蕾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山西大学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律师世界》《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我国建立刑事诉讼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12期170-171,共2页黄成纲 
我国现行的诉讼模式是在职权主义的基础上引入了当事人主义的因素,但却没有设置与对抗制配套的证据开示制度,不利于实现刑事诉讼公正效率的价值目标。为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刑事诉讼立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建立刑事证据开示...
关键词:刑事诉讼 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当事人 
庭前证据开示制度探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2期75-75,共1页陶华 赵小凤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庭审方式已经由过去的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发展为一定程度的当事人主义抗辩式的诉讼模式,这一改革是我国刑事程序立法的一大进步。如何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框架内,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司法公正 诉讼模式 
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新探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6期69-69,共1页成懿萍 
修订后的律师法,使律师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权利进一步扩大,在证据开示方面检察机关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探讨建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方法,以有效实现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控辩平衡 客观义务 公正与效率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5期161-161,共1页李岩鑫 张纪红 
刑事诉讼庭前证据开示制度是控辩制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是审判公正和效率的基本保证。庭前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律师发挥辩护职能,也有利于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从而提高审判质量。
关键词:概念 意义和作用 庭前证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