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污染

作品数:301被引量:2363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杨可明吴龙华王友保骆永明彭红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土壤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磷灰石联合黑麦修复铜污染土壤研究被引量:3
《土壤》2019年第2期330-337,共8页杜志敏 郭雪白 甄静 罗宏基 周静 王继雯 岳丹丹 巩涛 杨文玲 陈国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361);2019年河南省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90605019);2017年河南省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铜尾矿耐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黑麦草生长影响研究);2017年河南省科学院预先研究项目(改良剂对铜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其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2016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62102110164);河南省科学院重大科研聚焦专项(190108003);2012年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21100110100);2018年河南省科技开放合作项目(182106000053)资助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磷灰石(10、20、30、50 g/kg,编号分别为LH1、LH2、LH3和LH4)与黑麦联合作用对Cu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重点考察了磷灰石对黑麦生物量及Cu吸收、土壤pH及Cu形态转化、土壤酶活性、植物生理指标等的影响。试验...
关键词:磷灰石 黑麦 修复  土壤酶活性 植物生理指标 
土壤产电信号与线性扫描伏安法联用模拟监测湿地铜污染被引量:1
《土壤》2018年第5期942-948,共7页邓欢 许静 郭颖颖 蒋玉颖 魏琳钧 钟文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250);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6KJB210007)资助
本研究采用产电信号与线性扫描伏安法(LSV)联用,探索快速响应和鉴定湿地铜污染的方法。采集湖岸土壤并淹水用以模拟湿地环境,构建土壤产电体系并实时连续记录土壤产电电压。土壤产电60 h后,分别向体积为145 ml的淹水层中加入5 ml Cu^(2+...
关键词:土壤 污染监测 三电极体系 氧化峰 电压 
不同钝化剂对铜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被引量:31
《土壤》2016年第4期742-747,共6页陈杰 宋靖珂 张晶 王鑫 王学江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63608-03)资助
考察了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硅酸钠、自制草木灰和自制生物质炭5种钝化剂对Cu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同时,对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简称BCR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运用改进的BCR法...
关键词: 形态分析 钝化 重金属 土壤修复 
磷灰石等改良剂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对铜形态分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3
《土壤》2011年第2期247-252,共6页崔红标 梁家妮 范玉超 杜志敏 周静 司友斌 
国家"973"计划课题项目(2007CB936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09BADA6B04;2009BADC4B02);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7010302212)资助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磷灰石、石灰、木炭、猪粪、铁粉对Cu污染土壤中Cu形态分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的处理减少了离子交换态Cu的百分含量,增加了碳酸盐、铁锰氧化物、有机结合态Cu的百分含量,但对残留...
关键词:改良剂  酶活性 微生物数量 
铜污染土壤上施用氮磷肥对小麦POD酶活性及铜吸收的影响被引量:5
《土壤》2008年第3期432-436,共5页徐国明 张桂银 褚卓栋 薛培英 张桃红 毕淑琴 
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D2004000390)资助。
采用盆栽土培方法,比较2种N肥(尿素、碳酸氢铵)、2种P肥(磷酸二氢钙、磷酸氢二铵)对土壤有效态Cu、小麦吸收积累Cu及其体内P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施用量的N肥促进小麦生长和对Cu的吸收,而高施用量抑制小麦的生长和对Cu的吸收,小...
关键词:小麦 氮肥 磷肥  POD酶活性 
不同铜污染土壤上海州香薷生长及铜吸收动态被引量:8
《土壤》2006年第5期598-601,共4页李宁 吴龙华 李法云 骆永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2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080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429;CXTD-Z2005-4)共同资助。
盆栽试验表明,生长期内海州香薷植物体内Cu含量呈现2个随着不同处理中Cu浓度的提高而斜率递增的阶段;海州香薷植株内Cu含量对外界Cu浓度的响应曲线以200mg/kg为转折点,当Cu浓度>200mg/kg时曲线斜率显著增加。在开花初期,Cu400处理污染...
关键词:海州香薷 CU 生育期 吸收 铜污染 
铜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调控研究I.可溶性有机物和EDTA对污染红壤铜的释放作用被引量:24
《土壤》2000年第2期62-66,共5页吴龙华 骆永明 黄焕忠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1 0 70 ) ;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HKBU 2 0 43/ 98M ) ;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BQ9
通过吸附 -解吸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EDTA和猪粪可溶性有机物 (DOM )对红壤铜吸附 -解吸特性的影响及对污染红壤铜的释放作用。结果表明 ,外加EDTA可明显降低红壤对铜的吸附率和解吸率 ;吸附率和解吸率与加入的EDTA含碳量的对数呈...
关键词:红壤 铜释放 EDTA 土壤修复 土壤污染 DOM 
铜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调控研究Ⅱ.根际土壤铜的有机活化效应被引量:57
《土壤》2000年第2期67-70,共4页吴龙华 骆永明 卢蓉晖 黄焕忠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1 0 70 ) ;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HKBU 2 0 43/ 98M ) ;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 (BQ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合成有机络合剂EDTA和猪粪可溶性有机物对印度芥菜和高秆牧草根际土壤铜的活化效应。结果表明 ,施用EDTA可极显著地增加根际土壤水溶态和交换态铜含量 ,猪粪可溶性有机物对土壤铜的活化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根际土壤  EDTA 植物修复 DOM 土壤污染 
尾矿污染与几种土壤酶活性被引量:20
《土壤》2000年第1期54-56,共3页孙庆业 田胜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3 9770 1 5 4 )
尾矿库内的铜尾矿对周围的农田土壤造成污染,距离尾矿库越近农田土壤中的有效铜含量越高,污染越严重;土壤中的脲酶对于铜的污染非常敏感,有效铜的含量与脲酶的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4),而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有效铜...
关键词:尾矿 铜污染 土壤酶 有效铜 农田土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