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利用率

作品数:28被引量:1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任图生贾树龙苏红波张仁华朱治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林业》《农机科技推广》《水土保持通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和县山塬旱地果园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园艺途径
《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20期8-9,共2页周星谷 王海燕 
西和县旱作雨养农业的立地条件,要解决山塬旱地果园的生产瓶颈,唯有因地制宜,勇于探索,从提高果园土壤水分利用率入手,并集成综合园艺技术措施,才是发展果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山塬旱地 果园 水分利用率 途径 
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农业科学》2014年第2期44-49,共6页宋鹏辉 刘鸣韬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92101310300)。
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日光温室中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对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施肥定额二因素与土壤水分利用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灌水定额 >施肥定额,由此提出了最优...
关键词:日光温室 膜下滴灌 水肥耦合 水分利用率 
洛宁县雷新周发明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13年第5期43-43,共1页杨洪涛 
洛亍县国税局退休干部雷新周发明创造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在小界乡王村通过10多年试验示范表明,该设施具有抗旱、蓄水、保墒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旱地农作物“靠天吃饭”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旱地“蓄水”技术问题,把旱地变成了土壤...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配套设施 发明创造 旱地 节水 土壤水分利用率 洛宁县 试验示范 
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8
《大豆科学》2012年第4期613-616,共4页张丽华 赵洪祥 谭国波 闫伟平 边少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6BAD521B01-2)
设置均匀灌溉、固定隔沟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灌溉,每次单沟灌水量分为60、45和30 mm 3个水平,以不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可极显著提高大豆叶...
关键词:大豆 灌溉方式 光合速率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WUE)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引进与初探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年第6期163-164,共2页万纪红 赵伯福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甘肃省结合当地旱作农业特点开发研制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它集膜面集雨、增温抑草、覆盖控蒸和垄沟种植为一体,将地面蒸发量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蓄自然降水,使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肇...
关键词:技术 膜面 栽培 沟播 玉米 土壤水分利用率 西部干旱地区 自然降水 
宁南山区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分析与总结被引量:3
《甘肃科技》2011年第22期163-166,共4页王玲 张树海 兰晓龙 王永成 朱玉斌 何建国 
通过不同配方肥料对土壤水分利用率、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综合分析各项试验数据,充分表明,腐殖酸配方肥、计算机指导施肥处理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经济收益、提高马铃薯对水分利用率和改良土壤结构方面...
关键词:马铃薯配方肥 校正试验 土壤水分利用率 经济效益分析 土壤养分 
不同耕作措施对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转化率的效应
《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第3期115-117,共3页朱安香 阎彦梅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 cm的细土(尤其是...
关键词:耕作措施 水分利用率 转化率 效应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技术要点被引量:3
《农机科技推广》2010年第6期53-54,共2页张建忠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省在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探索出的一项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该项技术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提高地温、防治杂草、垄沟种植为一体,进行地面完全覆盖地膜的技术,可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抑制水分...
关键词:地膜覆盖技术 机械化技术 沟播技术 玉米 土壤水分利用率 农业新技术 旱作节水 垄沟种植 
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家科技》2010年第4期14-14,共1页杨少俊 
1.深耕深松。以土蓄水。通过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可加厚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加大土壤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据在棕壤土上试验。小麦种前深耕29厘米加深松到35厘米。其渗水速度比未深耕松地块快10~12...
关键词:抗旱栽培技术 土壤水分利用率 土壤蓄水量 深耕深松 节水 地面径流 自然降水 根系吸收 
利其器——美诺免耕播种机具
《农业机械》2010年第3期50-52,共3页空少 
免耕播种机是实现保护性耕作最关键的机具,其取消了传统的一翻两耙耕作模式,直接在收获后的土地上进行播种。由于取消了传统的播种前期作业,因此其具有节本降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减少风蚀、减少水蚀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优点。"...
关键词:免耕播种机具 土壤水分利用率 土壤有机质含量 保护性耕作 耕作模式 播种前期 作业 传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