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量

作品数:853被引量:12484H指数:6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贵桐林启美刘景辉周建斌赵小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热带天然次生林演替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孙嘉雯 施秀珍 邵雅琪 冯鼎 王建青 刘宝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63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3J06024)资助。
为探究亚热带天然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以5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天然次生林(林龄分别为5、8、21、27、40年)为研究对象,并以>100年的原始天然林为对照。采用微宇宙培养法测定土...
关键词: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量 天然次生林 林龄 森林恢复 
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2期339-346,共8页李佳玉 施秀珍 李帅军 王振宇 王建青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63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23J0602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类项目(2023R1002004)资助。
森林类型和林龄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生物因子,但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两种森林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随林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5、8、21、27和40年生)为对象,探究与土壤碳、氮和磷...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 森林恢复模式 土壤养分 氮流失 土壤微生物量 
库布齐沙漠不同人工固沙灌木林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31
《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第12期3871-3880,共10页张立欣 段玉玺 王博 王伟峰 李晓晶 刘矜杰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204);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MS0371);林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5-ZYPTDW-039)资助~~
在库布齐沙漠东段选取人工油蒿+杨柴半灌木混交林、人工柠条锦鸡儿灌木林和人工沙柳灌木林3种人工固沙灌木林为对象,以流动沙地为对照,研究了不同人工固沙灌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其相互间的...
关键词:人工固沙灌木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评价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特征被引量:28
《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第12期3881-3890,共10页尹亚丽 王玉琴 鲍根生 王宏生 李世雄 宋梅玲 邵宝莲 温玉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660);青海省科技项目(2016-ZJ-729);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5-QNY-5)资助~~
采用Biolog等方法,分析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重度退化SD和黑土滩ED)高寒草甸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碳代谢指纹和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草甸土壤微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蔗糖酶活性在0~10 cm土...
关键词:高寒草甸 退化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碳源代谢  
轮作与施肥对滁菊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3
《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第6期1779-1784,共6页肖新 朱伟 杜超 史亚东 汪建飞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2GA710021);安徽省省级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2A067);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301032151)资助
为探讨轮作模式与生物有机肥施用对滁菊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滁菊、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滁菊连作模式、常规滁菊小麦轮作模式和滁菊小麦轮作模式配施生物有机肥(200 kg·667 m-2)3种处理,测定土壤化学性状、土壤微...
关键词:滁菊 轮作 连作障碍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微生物数量 
施加内生真菌对花生连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第10期2693-2700,共8页王宏伟 王兴祥 吕立新 肖逸 戴传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5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41B0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103507);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土壤中施加植物内生真菌拟茎点霉NJ4.1菌株、B3菌株和角担子菌B6菌株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3处理显著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为对照的1.2倍;施加内生菌NJ4.1、B3和B6能显著增...
关键词:内生真菌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 DGGE 
林下植被去除与氮添加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0
《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第5期1188-1194,共7页林贵刚 赵琼 赵蕾 李慧超 曾德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1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2)资助
通过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内土壤无机氮(NO3--N+NH4+-N)含量,潜在净氮矿化(PNM)、硝化速率(PN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及MBC/MBN,土壤脲酶、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和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对林下...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潜在净氮矿化速率 潜在净硝化速率 土壤酶活性 土壤有效磷 
生物结皮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9期2193-2198,共6页陈政 阳贵德 孙庆业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41520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06Z359)资助
生物结皮是铜尾矿废弃地自然原生演替的最初阶段.本研究以铜陵杨山冲铜尾矿库和铜官山新铜尾矿库为对象,采用熏蒸浸提和化学分析法研究了两尾矿库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下土壤微生物量C、N及脱氢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结果表...
关键词:铜尾矿 原生演替 生物结皮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秸秆碳氮比及其矿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9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2期314-319,共6页陈兴丽 周建斌 刘建亮 高忠霞 杨学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87和4077305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06)
以两个长期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玉米秸秆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其碳、氮养分在土壤中的矿化特性.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化肥(NPK)或化肥与有机肥配施(MNPK)处理明显增加了玉米秸秆的氮素含量,降低了其C/N.不同处理秸...
关键词:玉米秸秆 碳、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低磷石灰性土壤施磷和小麦秸秆后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变化被引量:13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2期325-330,共6页赵小蓉 周然 李贵桐 林启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23);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142)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向低磷的石灰性土壤加入磷(0、25、50、100mg P·kg-1,KH2PO4)和小麦秸秆(5g C·kg-1),25℃下培养90d,研究在施肥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磷及微生物含磷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土壤有效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
关键词:低磷的石灰性土壤 无机磷 小麦秸秆 土壤微生物量磷 微生物含磷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