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热通量

作品数:35被引量:19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根郑建秋任保华吴振玲张增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气象学报》《气象》《海洋科学集刊》《大气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观测的南海秋季海气湍流热通量日内变化研究
《海洋技术学报》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马超 王斌 汪心悦 谢雪晗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425601)。
为了研究南海海气湍流热通量的高频日内变化过程,本文利用2020年9月30日至11月12日国产新型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Drifting Air-sea Interface Buoy,DrIB)的现场观测数据,估算了南海西部海气湍流热通量。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潜热通量均值为1...
关键词:南海 漂流浮标观测 海气湍流热通量 再分析产品 
面向液态铅铋数值传热的湍流热通量模型构建综述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4年第S02期393-403,共11页蔡杰进 吴杰 黄彦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5088);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B0101250002);国防科技工业核动力创新中心专项(HDLCXZX-2022-008)。
液态铅铋(LBE)数值传热受制于极低普朗特数特性,传统雷诺比拟方法不能准确封闭和描述平均能量方程中的湍流热通量(THF)及温度输运过程,因此需构建针对低普朗特数流体THF的封闭模型。模型分为4类:湍流普朗特数模型、代数热通量模型、二...
关键词:湍流热通量 液态金属 数值传热 代数热通量模型 机器学习 
海气关系的季节变化和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
《大气科学》2024年第1期76-91,共16页吴仁广 孙小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21004。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于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分析回顾了海气关系的季节变化和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内容包括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表征方法、区域变化、季节变化和随时间、空间尺度的变化,以及表面风速...
关键词:表面湍流热通量 海表面温度 海气变化关系 季节变化 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 
Subseasonal transition of Barents-Kara sea-ice anomalies in winter related to the reversed warm Arctic-cold Eurasia pattern被引量:1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23年第5期49-54,共6页Yijia Zhang Zhicong Yin Huijun Wang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umber 42088101];the Postgraduat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grant number KYCX22_1147].
“暖北极-冷欧亚”模态(WACE)的次季节反转会触发中国东部冬季的极端冷/暖转换以及春季沙尘暴.在这一显著的高纬度大气模态反转的驱动下,巴伦支海-喀拉海(BKS)的海冰异常也表现出次季节转换.当北极变暖以及乌拉尔山高压增强时,BKS异常...
关键词:暖北极-冷欧亚 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 次季节变化 湍流热通量 海冰漂移 
一次入海气旋在黄渤海造成的海雾过程分析被引量:2
《高原气象》2022年第6期1460-1470,共11页柳龙生 黄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1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930972)。
利用0.25°×0.25°逐小时ERA5再分析数据、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对2020年5月2-4日移入黄海的温带气旋引发大范围的海雾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海雾主要发生在入海气旋的西侧和北侧,同时具有平流冷却雾和...
关键词:海雾 温带气旋 气海温差 逆温层 湍流热通量 
加利福尼亚附近的海温强迫及其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可能联系
《大气科学》2022年第4期859-872,共14页张海燕 陶丽 徐川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402。
本文利用1958~2018年期间海表面温度(SST)异常和湍流热通量异常变化的关系,探讨了其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相关的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在不同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黑潮—亲潮延伸区(KOE)表现为显著大...
关键词:加利福尼亚附近 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海气相互作用 湍流热通量 
东亚气温前冬与后冬反相的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子被引量:10
《大气科学》2021年第5期1039-1056,共18页祁莉 泮琬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6002。
东亚冬季气温除了季节平均外,其显著的季内起伏也对国民生活及经济活动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利用1959~2018年台站及再分析资料,使用S-EOF(Season-relian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方法提取东亚冬季气温季内起伏的主要年际变化模态...
关键词:冬季气温 季内起伏 欧亚遥相关型 湍流热通量 ENSO 经向宽度 
不同边界层稳定性下海气湍流热通量日变化的前沿问题探讨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21年第3期57-68,共12页徐常三 宋翔洲 齐义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016)。
海气湍流热通量(潜热和感热)是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洋环流的关键要素,认识其变化机理对理解"海洋动力过程及气候效应"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观测手段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限制,过去对海气湍流热通量日变化研究存在"特征认识较粗、机制理解...
关键词:海气湍流热通量 日变化 边界层稳定度 浮标观测 表层流 
绿洲灌溉对垂直湍流热通量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被引量:2
《大气科学》2020年第6期1188-1202,共15页曹帮军 吕世华 张宇 李彦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702;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2019YJ0408;中国气象局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qj2018006;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项目KYTZ201810。
为了研究湍涡对中尺度绿洲灌溉的响应,利用WRF模式大涡模拟模块(WRF-LES)在西北半干旱区绿洲区开展灌溉前和灌溉后两个大涡模拟试验(分别简称为BI和AI),其中灌溉可能会改变绿洲非均匀强度。利用面积平均的办法计算湍流热通量并利用小波...
关键词:绿洲 灌溉 垂直湍流热通量 大涡模拟 
2016年春季一次黄渤海明显海雾过程的大气海洋特征分析被引量:14
《海洋预报》2018年第5期85-92,共8页史得道 黄彬 吴振玲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8-006);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5ZCZDSF00210)
利用FY卫星资料、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ERA 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3月3—5日黄渤海明显海雾过程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逆温层、低层上升中层下沉的配置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水汽条件源于黄海输送,南到东南风将...
关键词:海雾 水汽输送 逆温 海气温差 湍流热通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