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形式

作品数:53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叶青石璐吴志明杨娟刘志更多>>
相关机构:《学报》编辑部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商场现代化》《雨花》《南昌高专学报》《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诗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
《诗刊》1999年第2期44-44,共1页姚尧 
姜耕玉认为,90年代流行的诗本体理论,"将诗本体与诗体形式割裂开来,以本体意识代替文本意识的倾向,实质上是因袭世纪诗体革命的负面表现:把自由体误读为‘无拘无束’、‘散漫无纪’。由此造成新诗对语言形式的普遍疏忽,致使诗歌这一语...
关键词:本体意识 本体理论 自由体 语言形式 语言艺术 外形式 内形式 汉语诗歌 诗体 形式感 
浅议诗歌的内形式被引量:1
《诗刊》1998年第7期70-74,共5页袁忠岳 
郑敏在1983年出版的《英美诗歌戏剧研究》一书中谈到"诗的内在结构",它就是本文要论述的内形式。为什么不直说结构或构思,而要用内形式这个概念呢?这不是巧立名目,而是想突出论述对象在诗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中介地位。通常情况下,我们...
关键词:内形式 外形式 决定作用 内在结构 自由体 格律体 形式与内容 中介地位 自由诗 郑敏 
新诗的文本意识与形式重建被引量:3
《诗刊》1998年第2期68-71,62,共5页姜耕玉 
"新时期诗歌变革使诗回到了艺术本体",几乎已被多数诗家所认同,但倘若仔细检讨这种诗本体理论,其立论根据大致着眼于"诗的本质"、文本意义.这作为审美过程中的文本分析,无可非议;但作为建立一种新诗观。
关键词:自由体 新时期诗歌 格律体 内形式 现代汉语 本体意识 新诗体 新诗形式 诗文本 民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