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梯级利用

作品数:95被引量:50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英杰刘明王智化张彦威周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地区太阳能耦合水源热泵热电联产应用分析
《农村电工》2025年第2期32-33,共2页冯涛 
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占据较大比重。热电联产系统是一种制热和发电一体化的联供系统,与传统暖通空调相比,可减少三分之一能耗。而太阳能特别是PVT光伏板耦合水源热泵热电联产系统更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基础上的光热耦合热泵系统,...
关键词:水源热泵 暖通空调 建筑能耗 能量梯级利用 热电联产 太阳能 热泵系统 环保效益 
煤电二氧化碳捕集能量梯级利用与机组效率分析
《洁净煤技术》2024年第10期41-48,共8页王润宇 马欣强 
陕西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2023BSHGZZHQYXMZZ19)。
燃煤电厂配置二氧化碳捕集系统需消耗大量蒸汽用于吸收剂再生与循环利用,蒸汽消耗降低机组发电效率和发电量。机组热力系统和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跨界区能量耦合利用是减少发电效率损失的重要途径。以全容量二氧化碳捕集的630 MW机组为对...
关键词:燃煤电厂 二氧化碳捕集 余热利用 汽轮机组 发电效率 
考虑能量梯级利用的风氢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
《电力建设》2024年第10期1-12,共12页李冠儒 孙亮 罗瑞 金博文 吴长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7080)。
为提高新能源渗透率、拓宽绿氢生产利用途径、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联供低碳经济化运行,提出包含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技术的风-氢多元储能系统(wind-hydrogen multi-energy storage,WHMES),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模...
关键词:电制氢(P2H) 梯级利用 综合能源 多目标 优化配置 
某大型研究院集中供冷系统运行优化与节能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4年第9期0089-0093,共5页张立楠 
我国目前许多建筑年限较长,存在着设备老化、能耗偏高、技术落后等问题,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比较复杂,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以集中供冷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备参数、自然环境温度、运行模式、运行电量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运行策略、...
关键词:中央空调 运行策略 能量梯级利用 节能分析 
双结热光伏电池回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余热的性能匹配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4年第9期1809-1820,共12页廖天军 樊超 庞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22MD713719);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编号:KJQN202201102);重庆市留学回国人才创新项目(编号:cx2021127)资助。
本文建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双结热光伏电池(TTPVs)的耦合模型,结合电化学、传热学、细致平衡理论,研究能量品位的匹配和梯级调控策略.首先,考虑多种不可逆因素对能量匹配及转换性能的影响,基于子系统的伏安特性和能量传递方程,...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双结热光伏电池 余热回收 能量匹配 能量梯级利用 
太阳能耦合固体氧化物电池热电氢联产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热力发电》2024年第9期147-154,共8页赵鹏翔 杨佳霖 杨宪 丛琳 吕承友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27899220008)。
固体氧化物电池可在燃料电池发电模式和电解制氢模式间切换,且工作温度为650~850℃,具有高品位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将固体氧化物电池用于热、电、氢联产可大幅提高设备利用率及能量利用效率。提出了光伏、光热驱动的固体氧化物电池热电...
关键词: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热电氢联产 能量梯级利用 光伏 光热 
固废焚烧与脱碳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系统性能分析
《洁净煤技术》2024年第S01期348-355,共8页王新刚 于志勇 吴高磊 朱子民 王轶男 陈衡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资助项目(SGXJ0000FCJS2310225)
现有碳捕集技术能耗巨大,成本难以承受。同时,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固体废物量急剧增加,垃圾焚烧作为一种合适的垃圾处理与能源回收技术,相较燃煤电厂,其热效率较低,造成一定能量浪费。因此,为了降低碳捕集的热量消耗,同时提高城市固体废弃...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机组 燃煤发电机组 碳捕集与封存 耦合发电系统 能量梯级利用 
海上平台烟气余热利用分析与工艺优化
《化工机械》2024年第3期470-476,共7页张雨 贺相军 
依托南海某在建钻采平台,从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有机工质的选择、安全性、能源节约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在海上平台应用的可行性。根据能量梯级利用原则,设计一套优化的...
关键词:海洋平台 有机朗肯循环 余热回收 有机工质 能量梯级利用 
余热余压空气梯级利用的双涡流管有机朗肯循环综合性能分析与优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年第8期3177-3188,I0020,共13页杨新乐 闫振超 卜淑娟 李惟慷 于宁 戴文智 王新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MS-398);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JKMZ2022068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LNTU20TD-15)。
为充分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余压空气能量,同时降低ORC系统冷凝热损失,该文提出一种双涡流管ORC系统(ORC coupled with double vortex tubes,DVT-ORC)。利用热源涡流管将放热后的余热余压空气分离成冷、热空气,冷空气用于工质冷却,热空...
关键词:余热余压空气 能量梯级利用 涡流管 有机朗肯循环 综合性能 多目标优化 
基于[火用]分析的能量梯级利用供热变工况运行优化研究被引量:5
《中国电力》2023年第8期230-240,共11页侯建军 付喜亮 李染生 刘贵喜 孙燕平 孙利 梁占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工业锅炉节能与清洁燃烧技术,2017YFB0603904)。
为了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实现供热机组的变工况优化,建立了基于[火用]分析的供热经济性评价模型,研究了全厂[火用]效率、供热[火用]指数以及发电煤耗和供热煤耗的变化情况;基于热力系统集成优化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研究了高背压供热机组...
关键词:热电联产 能量梯级利用 高背压 [火用]分析 运行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