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作品数:823被引量:3837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龚一鸣杜远生廖卫华马学平徐洪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黔桂地区泥盆纪富有机质竹节石页岩:一个重要的潜在性页岩气勘探目的层
《地质学报》2025年第4期1332-1352,共21页梅冥相 岑文攀 Muhammad RIAZ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AB30011);广西地矿局重点科研项目(编号GXDK202430)资助的成果。
泥盆纪是地球历史之中碳质页岩的全球性沉积作用一个特别显著的幕。在黔桂地区深水沉积主导的台间盆地相之中,从早泥盆世的埃姆斯期到晚泥盆世的弗拉期,集中发育一套总厚度超过600 m的富有机质竹节石页岩,以下特征表明这些富有机质的竹...
关键词:富有机质竹节石页岩 重要的潜在性页岩气勘探目的层 泥盆系 黔桂地区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早古生代造山后作用初探:泥盆纪沉积物物源示踪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3年第3期672-687,共16页钱涛 李王鹏 高万里 江万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702238,41902149);中国地质调查局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编号JYYWF20181201)联合资助的成果。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泥盆系牦牛山组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的粗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为特征,记录了柴北缘构造带从碰撞造山进入造山后阶段的核部岩石剥露过程。尕海南山牦牛山组地层顶部和底部的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
关键词:柴北缘构造带 泥盆系 牦牛山组 物源示踪 造山后 
扬子克拉通北部前泥盆纪地壳演化:来自碎屑锆石U-Pb和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2年第11期3784-3798,共15页邱啸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302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030,DD20211391);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编号PMGR202003)联合资助的成果。
扬子克拉通前泥盆纪地壳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报道了扬子克拉通北部武汉地区玉笋山剖面的志留系坟头组和泥盆系云台观组碎屑沉积岩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武汉地区坟头组和云台观组样品中最年轻的碎...
关键词:扬子克拉通北部 前泥盆纪 武汉地区 碎屑锆石 地壳演化 
新疆阿舍勒盆地泥盆纪火成岩与构造-岩浆演化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22年第2期445-464,共20页孟贵祥 汤贺军 刘鸿佑 秦继华 吴晓贵 李成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编号2018YFC060400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071);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JKY202122)联合资助的成果。
阿舍勒泥盆纪火山盆地是阿尔泰西南缘重要的矿集区,产出我国著名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VMS)矿床——阿舍勒铜矿。其内部发育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阿舍勒盆地的构造-岩浆演化和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但其形成构造背景和成...
关键词:阿舍勒 泥盆纪 双峰式火成岩 地幔柱 板片断离 
鲕状铁建造的特征与形成机制——以鄂西泥盆系火烧坪铁矿床为例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1年第8期2493-2508,共16页甘凯 吴昌志 杨涛 刘浩存 叶辉 向萌 刘家润 李伟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0603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2077)联合资助的成果。
鲕状铁建造(Ooidal Ironstones,OIS)是一种独特的含砂质、泥质、硅质或硅质碳酸盐,且铁质鲕粒含量超过50%,铁含量超过15%的沉积铁矿床。上扬子地区中—上泥盆统OIS广泛发育,被称之为"宁乡式铁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铁矿资源。本文选取鄂...
关键词:鲕状铁建造 泥盆纪 沉积环境 宁乡式铁矿 火烧坪 
西藏泥盆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19年第10期2383-2402,共20页林宝玉 李明 武振杰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蒙西、豫西、鄂西北等典型古生物群与关键地层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08),“青海区域地质调查与片区总结”(编号12120114079701);青年基金“湖南益阳南坝的笔石地层序列兼论特马道克阶的再分‘(编号41402021)共同资助
在作者及前人对西藏地区泥盆纪地层学、古生物学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区泥盆纪海相红层进行了初步的系统整理。共识别出6层(套)海相红层,它们是:早泥盆世扎西岗组海相红层(洛赫柯夫阶—布拉格阶)(XDRB1)和春节桥组上部海相红层(...
关键词:泥盆纪 海相红层 分布时代 西藏自治区 
阿尔泰东南缘泥盆纪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成因演化及构造意义: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碱性岩浆演化新证据被引量:17
《地质学报》2017年第1期55-79,共25页宋鹏 童英 王涛 秦切 张建军 宁东旭 
NSFC-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140329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3094000;1212010811033;12120113096500;1212010611803)联合资助
中国阿尔泰广泛发育的花岗质岩石已获得大量研究,但是其东南缘研究薄弱,制约了对整个阿尔泰造山带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本文新获得阿尔泰东南缘四个花岗质岩体(昆格依特、库吉尔特、布铁乌及卡拉特玉别)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82±4Ma、38...
关键词:花岗质岩石 锆石年龄 岩浆演化 同位素 泥盆纪 阿尔泰 
华夏古陆及相关问题——中国南部前泥盆纪大地构造被引量:25
《地质学报》2016年第4期607-614,共8页任纪舜 李崇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70301;121201102000150009;12120115070301)的成果
数十年的地质填图和反复的专题研究已经充分证明:1中国东南部角度不整合于泥盆纪沉积之下的变质岩系含笔石、三叶虫和腕足类化石,时代是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武夷-云开带的高级变质岩系,陈蔡、迪口等杂岩原岩主要为新元古界,变质年龄为46...
关键词:中国南部 大地构造 加里东造山带 华夏古陆 前泥盆纪 
华南泥盆纪层孔虫生长形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13年第6期887-904,共18页吴义布 龚一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编号2011CB808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72252)共同资助的成果
通过对四川甘溪、贵州独山、广西六景和桂林神湾等泥盆纪剖面中层孔虫"生长形态"的系统研究,识别出层孔虫内部存在2大类7小类年生长条带:密度条带(疏密型、递变型、混杂型、突变型和"生长脊"型)和结构条带(结构差异型、单一结构层式),...
关键词:泥盆纪 层孔虫 生长形态 礁相 古环境 华南 
西准噶尔吾尔喀什尔地区泥盆纪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5
《地质学报》2013年第4期515-524,共10页翁凯 徐学义 马中平 孙吉明 张涛 
阿尔泰-准噶尔北缘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编号1212011085009);天山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编号1212011085055);西北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编号1212011220649)资助的成果
西准噶尔吾尔喀什尔地区萨吾尔山组上亚组的火山岩为一套浅海相中基性火山碎屑岩夹火山熔岩,对其内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391±3Ma。本区火山熔岩都呈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K、Rb、Cs、Sr、Ba)富集、高场强元素...
关键词:西准噶尔 泥盆纪 火山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