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作品数:823被引量:3837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龚一鸣杜远生廖卫华马学平徐洪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扬子克拉通北部前泥盆纪地壳演化:来自碎屑锆石U-Pb和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2年第11期3784-3798,共15页邱啸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302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030,DD20211391);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编号PMGR202003)联合资助的成果。
扬子克拉通前泥盆纪地壳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报道了扬子克拉通北部武汉地区玉笋山剖面的志留系坟头组和泥盆系云台观组碎屑沉积岩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武汉地区坟头组和云台观组样品中最年轻的碎...
关键词:扬子克拉通北部 前泥盆纪 武汉地区 碎屑锆石 地壳演化 
广西龙江泥盆纪苔藓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现代地质》2020年第4期745-756,共12页李阅薇 王成善 李国彪 徐星 马文恩 李兴鹏 吕昶良 吕贝贝 张文苑 韩丹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03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822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项目(2652019184)。
广西泥盆纪地层发育完整、分布广泛,为研究泥盆纪地层序列及古生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在广西龙江地区泥盆纪地层中首次发现苔藓虫,经鉴定计有13属21种,分别为Cystiramus sp.,Eostenopora huishuiensis,Fenestella?sp.,Fistulipo...
关键词:泥盆纪 苔藓虫 古生态 沉积环境 广西龙江 
南黄海CSDP-2井晚泥盆世早期真蕨类Shougangia的形态观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年第1期65-73,共9页白姣 徐洪河 郭兴伟 卢辉楠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12;41776081);国家海洋地质专项(DD20160147)~~
南黄海CSDP-2钻井上泥盆统五通组擂鼓台段2 068.00~2 069.02m段岩心识别出了早期真蕨类植物。该植物具有至少三次羽状复叶,末二次羽片互生,小羽片扁平,呈扇状、楔状或舌状,基部收缩,至少一次深裂,裂片边缘钝圆,二分叉的叶脉明显。据此...
关键词:岩心 五通组 泥盆纪 古植物学 守刚蕨 
临沧地体亲缘性及南段组物源——来自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被引量:8
《地质通报》2017年第7期1175-1187,共13页曾文涛 刘桂春 冯庆来 赵天宇 俞赛赢 邓仁宏 莫熊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云南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编号:DD2016034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西南原题特斯及其与古特提斯演化关系研究>(批准号:41672222);云南省科技基金项目<西南"三江"叠合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编号:2013HA001)
对临沧地体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的沉积岩开展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U-Pb年龄谱存在3个主要峰值:泛非期(530~680Ma)、晚格林威尔期(900~980Ma)和早格林威尔期(1100~1300Ma)。次要峰值年龄为1550~1730Ma和23...
关键词:碎屑锆石 LA-ICP-MSU-Pb年龄 物源分析 碎屑岩 南段组 临沧地体 滇西南 
新疆卡拉麦里碰撞带南缘志留--泥盆纪沉积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华东地质》2016年第2期113-119,共7页蔡雄飞 廖群安 王富明 樊光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1∶50000(L45E017020、L45E017021、L45E018020、L45E018021、L45E016022)等5幅区调”(项目编号:1212011120508)
志留纪、泥盆纪是研究新疆卡拉麦里碰撞带发展、演化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研究该区志留—泥盆纪的沉积学特征,认为志留纪白山包组为"风暴海"远岸沉积,而非单纯的"海滩"、"浅海"沉积。泥盆纪卡拉麦里组下段发现的重力流浊流沉积序列以及...
关键词:碰撞带南缘 沉积学 志留一泥盆纪 克拉麦里 新疆 
古生代介形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8
《古生物学报》2015年第3期404-424,共21页宋俊俊 龚一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90260,4147200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145110012)联合资助
介形类动物从奥陶纪早期开始出现,一直繁盛至今;它们广布于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甚至陆上森林地区。个体微小(0.15—2mm)的介形类动物已有两百多年的研究历史(1776—),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萌芽起步阶段(1776—1960)、全面发展阶段(...
关键词:介形类 古生代 泥盆纪 古生物 古生态 古地理 
西准噶尔中古生代复理石相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573-587,共15页范若颖 赵龙 纵瑞文 龚一鸣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1212011220245;1212011120502;12120111201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290260;4147200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No.20120145110012)
西准噶尔复理石相遗迹化石主要分布于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塔尔巴哈台组以及石炭系的包古图组、太勒古拉组和哈拉阿拉特组中,典型遗迹属包括Phycosiphon,Nereites,Megagrapton,Glockerichnus,Cochlichnus,Lophoctenium,Gordia,Chondrites,Z...
关键词:遗迹化石 复理石相 沉积环境 泥盆纪 石炭纪 西准噶尔 古环境. 
西准噶尔志留纪-泥盆纪弧盆格局的确定及其区域构造演化意义被引量:2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448-460,503,共14页杨维 王国灿 纵瑞文 肖龙 李理 杨钢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调查试点"(No.1212011220245);新疆1:25万铁厂沟镇幅(L45C002001)与克拉玛依市幅(L45C003001)区调修测项目(No.1212011120502)
新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额敏一带广泛出露古生代的物质建造,记录着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信息.古生代期间特别是晚古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洋陆转换过程,残留了系列近东西向及北东向蛇绿构造混杂岩系以及古大陆边缘的增生体系,造就了研究区...
关键词:西准噶尔 志留纪 泥盆纪 弧盆格局 构造古地理 区域构造演化. 
广西桂林杨堤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上、下 Kellwasser 事件的差异与海洋生产力变化被引量:5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357-371,共15页徐冉 龚一鸣 谭雪娇 曾剑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90262)
对广西桂林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rasnian-Famennian,简称F-F)之交杨堤剖面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生物成因Ba、Al、Si和氧化还原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地区F-F之交生产力较低,且两次Kellwasser事件具有不同特点:下Kellwasser(LKW)事件...
关键词:泥盆纪 Kellwasser事件 δ13 C 缺氧 生产力 桂林 地层学 
广西杨堤剖面上泥盆统弗拉阶-法门阶之交磷质微球粒的发现及其地球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6期1171-1184,共14页黄程 龚一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90260;4107225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20145110012)资助
利用醋酸酸解法处理广西桂林杨堤剖面上泥盆统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的样品,获得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磷质微球粒.其直径为150?m左右,球状、扁球状或椭球状,球体外表面光滑,并发育脐状浅凹,球体为实心,内部由浅色的磷灰石和深色的有机质相...
关键词:微球粒 牙形动物 耳石 富营养化 泥盆纪 F—F 华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