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作品数:820被引量:383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龚一鸣杜远生廖卫华马学平徐洪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泥盆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摩洛哥泥盆系调查与研究现状
《地球科学》2024年第10期3647-3673,共27页王志宏 曾雄伟 危凯 吴发富 姚华舟 Ralph Thomas Beck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02018);中国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No.[2021]28);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KLSP2105);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PEL-202006)。
摩洛哥泥盆系因其丰富的化石资源,在地质学尤其是古生物学领域享有盛誉,产出三叶虫、头足类、珊瑚、腕足类、牙形石、鱼类和植物等,化石的保存通常非常完好.这些化石为厘清地层序列,分析生物群落、古环境及关键地质事件等提供了重要的依...
关键词:摩洛哥 泥盆纪 地层对比 古生物 地质演化 地层学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泥盆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4期1058-1090,共33页郄文昆 梁昆 郭文 高彪 宋俊俊 陈波 黄璞 乔丽 徐洪河 陈吉涛 孙语聪 张以春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6)资助。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泥盆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化石丰富,记录着北半球古亚洲洋的持续消减和南半球原特提斯洋向古特提斯洋转变的关键过程,对阐明这一时期的全球古地理格局、板块运动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南天山(洋)缝合带和龙木...
关键词:泥盆系 古特提斯洋 综合地层 生物群 物源分析 古地理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划分对比
《地层学杂志》2023年第3期353-361,共9页才航加 刘建栋 王春涛 李五福 赵忠国 曹锦山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79701)资助。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较为发育,均表现为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前人将该地区泥盆系笼统地划归晚泥盆世牦牛山组,但其空间分布情况不详,划分与对比仍存争议。本文结合近些年在该地区开展的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科研...
关键词:牦牛山组 契盖苏组 雪水河组 泥盆纪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 
四川盆地西部泥盆纪—石炭纪古坳陷存在的新证据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3
《天然气工业》2023年第8期1-11,共11页周刚 田兴旺 文龙 张本健 杨岱林 姚军 孙奕婷 向柱 周力 唐浩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残留型海相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重建技术研究”(编号:2021DJ0501)。
德阳—绵阳古生代坳陷是近年来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发现,但目前对坳陷内是否充填泥盆系—石炭系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为此,基于大量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开展了德阳—绵阳坳陷沉积古地貌分析、岩性—生物地层对...
关键词:四川盆地西部 德阳—绵阳地区 古坳陷 泥盆系—石炭系 岩电特征 䗴化石 地震反射特征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早古生代造山后作用初探:泥盆纪沉积物物源示踪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3年第3期672-687,共16页钱涛 李王鹏 高万里 江万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702238,41902149);中国地质调查局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编号JYYWF20181201)联合资助的成果。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泥盆系牦牛山组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的粗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为特征,记录了柴北缘构造带从碰撞造山进入造山后阶段的核部岩石剥露过程。尕海南山牦牛山组地层顶部和底部的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
关键词:柴北缘构造带 泥盆系 牦牛山组 物源示踪 造山后 
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被引量:4
《地层学杂志》2021年第3期286-302,共17页郄文昆 郭文 马学平 宋俊俊 徐洪河 乔丽 梁昆 陈波 卢建峰 常君滢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8552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共同资助。
中国泥盆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古地理背景并蕴藏着丰富的沉积型矿产和化石能源。对中国泥盆纪地层的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精细解析,有助于我们重建加里东造山运动之后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关键词:岩石地层 地层分区 划分和对比 泥盆系 中国 
鲕状铁建造的特征与形成机制——以鄂西泥盆系火烧坪铁矿床为例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1年第8期2493-2508,共16页甘凯 吴昌志 杨涛 刘浩存 叶辉 向萌 刘家润 李伟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0603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2077)联合资助的成果。
鲕状铁建造(Ooidal Ironstones,OIS)是一种独特的含砂质、泥质、硅质或硅质碳酸盐,且铁质鲕粒含量超过50%,铁含量超过15%的沉积铁矿床。上扬子地区中—上泥盆统OIS广泛发育,被称之为"宁乡式铁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铁矿资源。本文选取鄂...
关键词:鲕状铁建造 泥盆纪 沉积环境 宁乡式铁矿 火烧坪 
粤北泥盆纪沉积环境初步研究被引量:2
《四川地质学报》2019年第2期179-182,共4页冯佳伟 音长乐 石志华 
粤北泥盆系发育在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之上,属于海西旋回早期沉积。该区泥盆纪海侵由南西往北东逐渐扩大随后又略微退缩,构成一个次一级的海侵-海退旋回;本文主要对沉积环境的地层、构造背景和古地理相进行初步研究和讨论,以期对后期矿...
关键词:沉积环境 泥盆系 海侵 粤北 
右江盆地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3期280-289,共10页周倩玉 侯明才 黄虎 吴超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109);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项目(KYGG201718)
探讨右江盆地泥盆纪盆地演化。对盆地东南缘六强、那洋地区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硅质岩的SiO_2质量分数为88.40%~97.89%,具有较高的硅化程度。多数样品具有较低的Eu/Eu~*值和较高的Al/(Al+Fe+Mn)值,指示硅质岩主要为非热...
关键词:右江盆地 泥盆纪 硅质岩 地球化学 盆地演化 
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被引量:1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年第1期115-138,共24页郄文昆 马学平 徐洪河 乔丽 梁昆 郭文 宋俊俊 陈波 卢建峰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编号:XDB26000000,XDB18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90260,41772004,41772012);科技部基础性专项项目(编号:2013FY11100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国际泥盆系标准年代地层单位7个阶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于1996年已全部确立,目前迫切需要开展"后层型"精细地层对比研究.中国高精度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的建立对实现全球不同古地理背景下沉积记录的精细对比和理解这一...
关键词:泥盆系 年代地层 生物地层 碳同位素地层 事件地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