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作品数:820被引量:383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龚一鸣杜远生廖卫华马学平徐洪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化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鱼类的时代
《儿童故事画报》2024年第12期8-9,共2页
最早的原始鱼类化石见于寒武纪,在那时它们还相当罕见。早期的鱼类化石出现在大约5.2亿年前的岩层中,它们都很小,没有上、下颌,也没有硬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鱼类逐渐演化,形成了最早的具有上、下颌和牙齿的鱼类,以及硬骨鱼类和软骨...
关键词:软骨鱼类 下颌 寒武纪 鱼类化石 泥盆纪 
澳大利亚泥盆纪珊瑚化石
《生物进化》2023年第2期48-49,共2页杨国林 魏明 
2022年10月1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澳大利亚雷纳德谢尔夫铅锌矿项目调查。该项目地点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德比郡菲茨罗伊镇东南方向,坎宁盆地的北缘,处于元古代金伯利地台和菲茨罗伊海槽之间,是世界著名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
关键词:菲茨罗伊 金伯利 地台 海槽 西澳大利亚州 珊瑚化石 澳大利亚 东南方向 
泥盆纪的登陆先行者——希望螈
《海洋世界》2023年第5期66-71,共6页江泓 
我们人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泥盆纪时期一群爬上陆地的鱼类,它们同样也是今天陆地上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我们发现了准备登陆的鱼类化石,也发现了已经登上陆地的鱼类化石,但是却缺少了“半鱼半螈”的化石。
关键词:人类的祖先 泥盆纪 脊椎动物 先行者 鱼类 陆地 登陆 化石 
粤西德庆地区三洲岩发现泥盆纪珊瑚化石
《中国地质》2021年第4期1294-1295,共2页王志宏 牛志军 李志宏 李出安 廖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19,41802018);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47)资助的成果。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三洲岩位于广东省德庆县九市镇三洲村,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三洲”得名自“蓬莱第三洲”,三洲岩内保存了自宋朝以来的摩崖石刻近百题,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以及艺术价值。三洲岩作为一处弥足珍贵的地质遗迹,在...
关键词:摩崖石刻 文物保护单位 古生物化石 地质遗迹 喀斯特岩溶 珊瑚化石 德庆 三洲 
泥盆纪海中之王
《课堂内外(科学少年)》2021年第1期44-45,共2页何树兴 
1956年,古生物学家吉恩·P·雷曼通过研究名为"泰雷尔恐鱼"的化石,归纳了化石所表现出的相关生物特征,确认了这个化石代表了一种新生物,虽然这种生物已经灭绝了3亿多年。他将这种生物改名为"泰雷尔邓氏鱼"。自此,邓氏鱼作为动物分类谱...
关键词:古生物学家 动物分类 生物特征 泥盆纪 化石 
最早的种子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2020年第10期38-40,F0003,共4页傅强(文/摄影) 
最早靠种子繁殖的种子植物,大约可以追溯到3.8亿年前,是地质历史上的泥盆纪中期。在比利时发现的一种距今3.85亿年前的植物化石,存在类似种子的结构。但从构造上看,该化石还缺乏现在典型种子的基本结构,因此只能称它为“前种子”。真正...
关键词:阿诺德 种子繁殖 植物化石 晚泥盆世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种子植物 泥盆纪 
化石及现生真蕨类植物的根系:形态演化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0年第4期680-696,共17页刘璐 刘乐 王德明 薛进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22201)资助。
根是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对维持植物生理活动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极为重要。真蕨类植物的根系以可预测的方式起源于枝,被称为枝生根,通常也被称为不定根。相比于对种子植物根系的广泛研究,对真蕨类植物根系的认识较为薄弱。通...
关键词:真蕨类 枝生根 不定根 顶枝学说 泥盆纪 侏罗纪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19年第4期749-757,共9页荆锡贵 陈政安 李凤杰 文胜男 谢胜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0);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2ZA01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创新团队基金(KYTD201703)~~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地层中含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海相遗迹化石。以野外剖面实测为基础,对北川甘溪石沟里剖面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共识别出5种类型的遗迹化石属种,包括Chondrite、Changchengia、Rhizoc...
关键词:龙门山地区 泥盆纪 遗迹化石 古环境 
龙门山早-中泥盆世Chondrites类型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4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3期334-343,共10页姜涛 李凤杰 杨晓琪 荆锡贵 成晓雨 张昊 沈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0);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KYTD201703)
四川龙门山地区下-中泥盆统有丰富的丛藻迹遗迹化石,可识别出8种类型,包括:Chondrites expansus、Chondrites cf.fenxiangensis、Chondrites filiformis、Chondrites isp.、Chondrites targonii、Chondrites type-C、Chondrites cf.typ...
关键词:CHONDRITES 泥盆纪 遗迹化石 环境意义 龙门山 
四川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混积相遗迹化石及其环境分析被引量:7
《中国地质》2018年第2期377-391,共15页荆锡贵 李凤杰 成晓雨 杨晓琪 张昊 沈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土桥子组高频韵律旋回成因及古气候意义研究"(41172100);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龙门山地区泥盆纪风暴沉积及其地质意义"(12ZA012)联合资助~~
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的混合沉积相富含大量海相遗迹化石,可识别居住迹、进食迹、觅食迹、爬行迹和停息迹5大类14属,包括居住迹:Skolithos;进食迹:Chondrites、Phycodes、Planolites、Rhizocorallium、Thalassino...
关键词:遗迹化石 古环境 混积相 泥盆纪 龙门山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