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平均降水量

作品数:976被引量:70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沙守峰陈宝宽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阜新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8年第9期37-37,共1页李艳杰 
阜新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4000hm2,远不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农业“调结构,稳增长”政策的执行,玉米等大田作物的面积将逐渐减少,马铃薯等作物的面积逐渐增加。而阜新地区土壤为砂质土壤,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左...
关键词:丰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生产 阜新地区 种植面积 大田作物 年平均降水量 砂质土壤 市场需求 
2016年阜蒙县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现代农业》2018年第9期39-39,共1页聂居超 
1基本情况 阜蒙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865.5h,太阳总辐射量138.5kcal/cm2,年均气温7.2℃,阜蒙县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3298.3℃,无霜期150d左右。阜蒙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左右,5~...
关键词:玉米主产区 试验结果分析 品种对比 年平均降水量 太阳总辐射量 耕地面积 年均气温 活动积温 
额济纳旗沙漠气候对葡萄种植的影响
《现代农业》2018年第6期101-101,共1页石永宁 石永平 陈晓林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是内蒙古三大旅游节—胡杨节的所在地,海拔高度1600m,地处中亚荒漠东南部,属内陆干燥气候。年均气温8.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3.7℃,极端最低气温-32.6℃,年平均降水量,35.2...
关键词:额济纳旗 葡萄种植 沙漠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 年平均降水量 极端最低气温 海拔高度 干燥气候 
宁城县玉米生产现状及今后发展建议
《现代农业》2017年第7期62-62,共1页刘芳 
宁城县位于赤峰市南部,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交界, 地理条件优越、 气候适宜. 无霜期110~155d,年平均降水量390~500mm,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 农业人口 53.31 万人, 耕地面...
关键词:玉米种植 宁城县 生产现状 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 农民收入 农业人口 价格因素 
乌兰布和沙漠山药种植初报被引量:1
《现代农业》2015年第7期6-7,共2页吴少刚 郭新光 门光耀 乌仁陶格斯 
乌兰布和沙漠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约100万公顷,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也是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乌兰布和沙漠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季风强劲,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 年平均降水量 种植 山药 大陆性气候 阿拉善盟 昼夜温差 环流控制 
玉米结实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2013年第12期42-43,共2页殷大星 
北票地区属于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气候,温差大,积温高。年平均气温8.6℃,年有效积温3300~3500℃,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无霜期15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861小时.是玉米种植的适宜地区。
关键词:玉米种植 结实不良 年平均气温 防治 原因 年平均降水量 有效积温 适宜地区 
突出地方产业特色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被引量:1
《现代农业》2012年第2期72-73,共2页王磊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东经119°10′至120°21′,北纬41°17′至42°20′之间,属丘陵山区,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487毫米,北部448.5毫米,无霜期152天,北部...
关键词:产业特色 农业发展 突出 年平均降水量 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丘陵山区 农业人口 
内蒙古阿荣旗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情况调研报告被引量:1
《现代农业》2010年第5期138-139,共2页那一星 
阿荣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气候特征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10℃年有效积温1900~2500℃,全年日照时数2750~28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约400~500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 阿荣旗 经营情况 产业化 马铃薯 年平均降水量 调研 大兴安岭 
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内容及要求
《现代农业》2010年第5期35-36,共2页齐广义 
旱作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节水和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这类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偏少,缺少涵养水源的植被,土质沙化严重,降水贮存不住,加上传统耕作方法对耕地的破坏,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技...
关键词: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 年平均降水量 农业可持续发展 旱作地区 农业发展 涵养水源 耕作方法 恶性循环 
吕梁旱作区大豆丰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现代农业》2010年第5期100-100,共1页张卫宏 
吕梁市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山西的杂粮区之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70%左右集中于7~9月。无霜期140~180天,年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的有效积温3300℃。光、热、水资源基本能够满足春大豆生长发育的要求。近年...
关键词:丰产栽培技术 春大豆 吕梁市 旱作区 年平均降水量 季风气候区 日照时数 有效积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