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末端

作品数:68被引量:26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朱苗勇康永林祭程杨拉道张奇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攀枝花钢铁研究院东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钢铁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轴承钢大方坯凝固末端特性与中心质量控制被引量:6
《钢铁》2024年第2期99-110,共12页夏帅康 王璞 汤群伟 李伟涛 扈凯 张家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860111)。
连铸流程取代模铸锻造生产高端轴承钢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为了改善GCr15轴承钢200 mm×240 mm大方坯连铸中常见的中心缩孔和中心偏析问题,借助数值模拟研究连铸坯传热与凝固进程,并通过工业试验调整拉速探究末端电磁搅拌(final electroma...
关键词:GCR15轴承钢 末端电磁搅拌 轻压下 压下裂纹 白亮带 中心质量 
新一代高效连铸技术发展思考被引量:76
《钢铁》2019年第8期21-36,共16页朱苗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708259,U15602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项目(2016YFB0300105);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资助项目(XLYC1802032)
连铸高效化是实现钢铁生产流程高效化的关键,新一代高效连铸技术发展内涵应是更高生产率和更高质量,核心是更高拉速,目标是更低成本、更少消耗与排放。连铸生产过程频发的裂纹、偏析及疏松等凝固缺陷是制约其高效化发展的瓶颈,新一代高...
关键词:高效连铸 结晶器技术 二冷控制 凝固末端压下 
连铸坯白亮带形成机理分析探讨被引量:8
《钢铁》2017年第8期55-59,共5页李红光 祭程 陈亮 陈天明 杨文中 吴国荣 
为进一步明确白亮带形成机理,通过开展连铸工艺对比试验,对白亮带铸坯进行偏析及凝固组织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及凝固末端压下工艺对铸坯白亮带形成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最终从工艺条件对连铸坯凝固组织影响的角度提出白...
关键词:白亮带 晶杆组织 凝固末端压下 电磁搅拌 
高碳钢矩形坯凝固末端永磁搅拌试验被引量:4
《钢铁》2016年第7期22-27,共6页曾杰 张森林 刘澄 陈伟庆 李兵 
为了改善高碳钢82A断面180 mm×240 mm矩形坯内部质量,首次在凝固末端进行了永磁搅拌工业试验。根据射钉结果,确定了搅拌器安装位置为距弯月面7 m。搅拌器磁体采用液压系统驱动,通过增加永磁搅拌器入口油压来提高搅拌频率。随着搅拌频率...
关键词:永磁搅拌器 高碳钢矩形坯 入口油压 搅拌频率 中心碳偏析 
连铸板坯凝固末端位置的研究被引量:8
《钢铁》2009年第5期23-26,共4页冯亮花 朱苗勇 刘坤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2211)
连铸坯凝固末端位置的确定方法有实验测定法和数学模型法。针对鞍钢厚板坯连铸机,采用有效比热容法建立板坯连铸二冷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来预报凝固末端的位置,用实验测定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应用数学模型分析拉速对厚板坯凝固末端位置...
关键词:连铸 数学模型 凝固末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