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

作品数:1203被引量:3306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会丰罗小平曹海军习东严伟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F1+2对卵巢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曹梦杰 张驰裕 张斌 闫国贝 苏威强 
焦作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202223034)。
目的探究卵巢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和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卵巢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对照组(未发生VTE患...
关键词: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片段1+2 卵巢癌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以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起病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5年第1期55-57,共3页吴嘉文 侯慧明 杨婷婷 马继军 李崇巍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40A)。
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LAHPS)是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产生抗凝血因子Ⅱ抗体导致获得性凝血酶原缺乏的一种罕见病。本文报告1例以LAHPS起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经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及对症治疗后完全缓解。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患...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儿童 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 
349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酶原复合物疗效及预后分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麻贤辉 康洋波 杨琦 丁洪波 沈嘉生 许永安 
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2024C0318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急司-浙江省共建重大项目(GZY-ZJ-KJ-24030)。
目的创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患者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的疗效及TIC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11家医院收治的T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关键词: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酶原复合物 治疗效果 
1例儿童获得性低凝血酶原-狼疮抗凝物综合征的实验诊断分析
《血栓与止血学》2024年第6期291-295,共5页梁绮华 李舒 陈劲松 
低凝血酶原-狼疮抗凝物综合征(lupus anticoagulant hypoprothrombinemia syndrome,LAHP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本病例为9岁女性患儿,首发症状为手掌疼痛,后出现鼻衄和腿部淤青。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关键词:低凝血酶原-狼疮抗凝物综合征 凝血功能障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低凝血酶原 儿童 
含凝血酶原1型结构域的蛋白质1在颅内动脉瘤发生及破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12期856-864,共9页文斌 吴浩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1JR7RE903)。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电子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内膜表面内皮细胞的连接处可见小孔和扩大的间隙。黏着斑是连接细胞外的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结构,其作用为维持脑血管的完整性,含凝...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黏着斑 THSD1 综述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aPS/PT IgM/IgG、anti-MCV、α-fodrin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妊娠结局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4年第19期2082-2085,共4页李明蔧 周梦思 郭婷婷 贾澜澜 佟雨桐 杨小风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20B320018);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编号:2023KJHM0015)。
目的检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清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合物(aPS/PT)、抗突变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CV)、α-胞衬蛋白抗体(α-fodrin)的表达情况,探究其与URSA的关系。并探讨羟氯喹在抗体表达阳性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关键词:妊娠结局 阿司匹林 羟氯喹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突变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α-胞衬蛋白抗体 低分子肝素 
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4年第10期2014-2018,共5页刘智 杜晓宏 柴文刚 
目的评估异常凝血酶原(DCP)在肝细胞癌(HCC)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79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另纳入207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AFP及DCP血清学水平。绘制...
关键词:凝血酶原  肝细胞 甲胎蛋白类 生物标记 肿瘤 
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0期0001-0007,共7页汪襄祎 李世俊 苏琨 禹景 吴涛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S314);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编号:202305AF150070)。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虽然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但如果早期诊断,5年生存率>70%。因此需要发现新的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可以用于检测HCC的肿瘤标记物或组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蛋白...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 甲胎蛋白(AFP) 去γ-羧凝血酶原(DCP) 过氧化物酶(Prx) 骨桥蛋白 
不同剂量维生素K1预防儿童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2024年第16期80-83,100,共5页张山丹 汤美好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科技计划项目(21-HDWS-107)。
目的探讨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中不同剂量维生素K1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维生素K缺乏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55例)、治疗组2(55例)和治疗组3(54例)。...
关键词:维生素K1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凝血指标 营养状况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抗磷脂综合征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1例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4年第7期550-551,共2页郭文骏 李阳 任朝臣 甄文瑞 刘洪涛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gzwkj2023-434)。
患者女,26岁。因突发右眼视物不清1 d,于2023年4月13日到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半个月前因右侧腘静脉血栓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及尿激酶溶栓、那屈肝素钠抗凝治疗。否认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 抗磷脂综合征 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 病例报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