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系统激活

作品数:28被引量:16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峰盛志勇姚咏明宋善俊袁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民康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警戒》2024年第3期246-252,共7页孙绮悦 郭姗姗 赵荣华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04500);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B015)。
目的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时免疫血栓形成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凝血功能紊乱,免疫/炎症反应失调,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血小板障碍等方面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导致宿主免疫血栓的致病机制。结果高致病...
关键词:高致病性 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血栓形成 过度炎症 内皮损伤 凝血系统激活 
D-二聚体与老年常见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1年第4期334-338,共5页朱枫 杨云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1498);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7-XK-A31)。
D-二聚体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凝血指标之一,是血液循环中最小的凝血系统激活及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性产物,可在全血或血浆中测量,常用于筛查及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1-2]。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的间接标志物,其...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 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循环 血栓形成 流行病学调查 凝血指标 凝血系统激活 复发率 
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临床肺科杂志》2021年第5期780-783,共4页杜竺蔓 刘春涛 
1990年von Herbay等人首次提出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pulmonary tumor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PTTM),并指出其特征为肿瘤细胞栓塞肺小血管,引发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肺小动脉纤维细胞内膜增生,最终发展为肺动脉高压[1]。该病不等同于...
关键词:血栓性微血管病 肺肿瘤 纤维细胞 肺动脉高压 肺小动脉 内膜增生 凝血系统激活 肺栓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非口服抗凝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3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6期428-437,共10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存在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活性增加,凝血和纤溶系统动态平衡失调,血...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口服抗凝药物 围术期 临床应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凝血系统激活 凝血酶活性 纤维蛋白原 
血浆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指导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抗凝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年第12期59-61,共3页单晓威 郭庆功 张晨露 马航 张鲲鹏 郭伟 
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手术对组织的损伤可使凝血系统激活,血浆D-二聚体升高,另外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度减小等更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造成肺栓塞的主要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常需进行抗凝治疗。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 术后抗凝 双侧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意义 动态监测 髋关节置换术后 凝血系统激活 
胞外膜泡与系统性硬化病的关系及应用展望被引量:1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年第12期933-935,共3页朱佳宁 薛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264);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8KY422)
胞外膜泡(extracellularvesicles)具有多种生理病理功能,可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参与炎症、免疫信号通路、血管生成、应激反应、细胞衰老、增殖和分化等过程,在自身免疫反应的诱导、维持、调节中也起重要作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病 临床应用价值 胞外膜泡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反应 病理生理特征 凝血系统激活 血管壁炎症 
我如何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被引量:5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年第5期371-374,共4页胡豫 王雅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的病理过程,包括由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系统激活 血小板活化 治疗 纤维蛋白沉积 微血栓形成 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 
儿童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5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5年第2期118-119,共2页邵启国 王建刚 
河南省教育厅资金项目(NO.410464015)
近年来,脓毒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威胁儿童生命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目前一般认为脓毒症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系统激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进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 高危因素分析 急性肾损伤 儿童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性炎症反应 凝血系统激活 内皮细胞损伤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年第11期1579-1580,共2页付文琳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伴血管痉挛,引起宫腔明显狭窄甚至闭塞,临床上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而控制或者减缓...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治疗前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疗效观察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血小板聚集 凝血系统激活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2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3年第4期199-201,共3页王鸿利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产物。当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后生成凝血酶.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后者在活化凝血因子x III(actirated coagulation factor,FXma)的作用下生成稳定的纤维蛋...
关键词:D-二聚体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 临床应用 活化凝血因子x 降解产物 检测 凝血系统激活 纤维蛋白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