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人均收入

作品数:1020被引量:41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海军张一彪马跃明古家军谢凤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浙江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新华通讯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牧交错带村际农民人均收入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进展》2024年第12期2427-2441,共15页徐成东 田莉 王振波 赵丽凤 陈子华 杨子韬 
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XDB0740100);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项目(O88RA205YA)。
中国广大的农牧交错带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拥有复杂的生计类型,也是过去贫困区的集中区域,至2020年摆脱绝对贫困,这一脱贫成果对世界脱贫工作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张北县为研究区,基于逐年逐村实地调研数据,运...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生计类型 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 基层政府 劳动力 
大竹园村的“双向奔赴”
《新农村》2024年第12期12-12,共1页李传家 
浙江安吉县灵峰街道大竹园村曾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经济薄弱村,2003年以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有3万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约0.4万元。2003年以来,该村通过实施“千万工程”和青年入乡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和青年人才的“双向奔赴”,推进美丽...
关键词:乡村振兴 经营性收入 经济薄弱村 竹园村 农民人均收入 村集体 美好生活 浙江安吉县 
三年解决三大问题,收入翻了一番多
《中国老区建设》2024年第10期47-48,共2页张柯林 
千亩竹海风光尽现眼前,整齐划一的瑶族特色房屋前梯田环绕,清澈见底的小溪穿过山寨。位于茅山脚下的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与朱林镇,地处闻名遐迩的茅山革命老区,两镇现有农业人口98600多人。多年来由于地处偏僻,科技、文化与信息等...
关键词:富裕之路 茅山革命老区 两镇 江苏省常州市 薛埠镇 农民人均收入 三大问题 
打响磐安茶叶品牌
《茶博览》2024年第10期50-53,共4页 
近年来,磐安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培育,茶叶成为全县富民产业、农业支柱产业。全县有5.2万劳动力从事茶叶生产经营,茶叶主产区人均茶叶收入达1.3万元,约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2023年,全县茶园面积8.15万亩,总产量...
关键词:农业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 富民产业 农民人均收入 茶叶主产区 茶叶生产经营 磐安茶叶 磐安县 
黑龙江省绥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水稻为主导产业)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24年第8期44-45,共2页
绥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5个乡镇80个行政村,总人口10.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万人。园内水稻种植面积83.8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80.1%。2021年园区产值35.68亿元,同比增长4%。水稻产业覆盖率64%,主导产业产值23.05亿元,占产业园总...
关键词:主导产业 产业园 人均可支配收入 水稻产业 农民人均收入 绥滨县 覆盖率 
把“小种子”转化成群众致富的“钱袋子”
《政策瞭望》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菜篮子”、增收致富的“钱袋子”。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先行探索建设现代种业强区,2023年,全区现代种业产值7.2亿元,带动创造农业产值320亿元、农民人均...
关键词:现代种业 农业产值 城乡收入比 增收致富 核心产业 宁波市鄞州区 国家战略性 农民人均收入 
黑龙江省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水稻为主导产业)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24年第6期32-33,共2页
五常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优质水稻生产核心区,涉及9个乡镇36个行政村,农户4.48万户,农业人口12.6万人,总面积40万亩。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59.1亿元,2021年园内农民人均收入实现30460元,加工业创造产值38.2亿元,纳税...
关键词:主导产业 品牌价值 中国驰名商标 优质水稻生产 现代农业产业园 万户 农民人均收入 五常大米 
新兴产业集聚 描绘振兴画卷
《农家致富》2024年第10期8-9,共2页万春来 
不久前,江苏省无锡市桃源村山南头文化艺术村建成开街,“仙木里咖啡”“见南山”等多家文创体验店掩映在桃花林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观光打卡。“这几年,从‘一只桃子’的传统单链条经济,阳山逐步向‘一片桃树’全链条经济深耕,如今...
关键词:江苏省无锡市 产业集聚 体验店 多元化产业 农民人均收入 共同富裕 生活幸福感 阳山 
乡村振兴视域下杨凌示范区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新西部》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淡新昌 杨静 李佳昕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教学实践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发展助力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FS01);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法律治理创新团队成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产业振兴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机理来看,杨凌示范区的乡村产业振兴主要是通过“五联一抓”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组织形式发展壮大新...
关键词: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土地流转 一二三产业融合 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杨凌示范区 农民人均收入 
“红色”山乡的“逆袭”之路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23年第11期50-52,共3页
地处北京市延庆区东南部深山区的大庄科乡,曾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因地处偏远山区,这里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经济落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该乡的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区排名倒数。
关键词:核心地带 深山区 偏远山区 抗日根据地 农民人均收入 经济落后 延庆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