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净产值

作品数:3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韩俊邓一鸣陈春林刘大集祁春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畜牧市场》《甘蔗糖业》《财经科学》《农业经济问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词典
《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25期30-30,共1页
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劳动力 农业净产值 劳动力生产率 农业现代化 农民收入 
主要水果作物净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3期85-86,共2页刘大集 汪晓银 祁春节 黎东升 
关键词:主要水果作物 农业净产值 影响因素 统计学理论 物质费用 亩产量 销售价格 购买价格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建设现代农业被引量:1
《农村工作通讯》1999年第6期12-13,共2页朱希刚 
一、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把握现代农业的特征,对建设现代农业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从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九大区别中认识现代农业的内涵。1.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很高,...
关键词:现代农业 效益为中心 传统农业 农产品加工业 建设 国民经济 农业现代化 经济效益 国内生产总值 农业净产值 
市场经济条件下剪刀差的形成与计算被引量:1
《热带生物学报》1996年第2期14-18,共5页陈春林 
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和西方的市场均衡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在市场交换过程中的形成过程,证明了剪刀差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品的供给不足。并在剖析现行剪刀差计算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工人实际得到...
关键词:剪刀差 农产品收购价格 经济条件下 计算方法 农产品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工业品价格 需求曲线 额外收益 农业净产值 
安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探析
《安徽农学通报》1995年第1期27-29,61,共4页张勤 
统计资料表明,安徽省1950年乡村劳力人均耕地0.43公顷,1993年乡村劳力人均耕地0.172公顷,年平均递减2.1%,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愈发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安徽农业 农业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 农村劳动力 劳均耕地 需要率 劳动剩余 农业净产值 
再论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衡及出路何在
《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年第5期9-17,共9页牛若峰 
1985年以来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衡状态日趋严重。农业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工业化长期偏斜发展,大工业结构偏重,资金密集型来得过早,服务业发展滞后,从而排斥劳动力;农村工业化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农户土地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关键词:发展失衡 工农业发展 农业净产值 经济发展战略 农业问题 工业化偏斜发展战略 工业增长 农业持续发展 再论 国家工业化 
对我省农业投入产出之间反差问题的思考
《农村发展论丛》1994年第1期58-60,68,共4页张月水 
一、农业投入产出效益现状 八十年代初期,以家庭承包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在广大农村推行,权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地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农业产出得到一定的增长,但农业投入产出效益状况并不乐观。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阶段...
关键词:农业投入产出 投入产出效益 农业净产值 农业生产资料 物质投入 投入产出比 自然灾害 农业劳动生产率 投入产出率 农业劳动力 
涂层尿素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推广前景
《甘蔗糖业》1993年第6期13-17,共5页李玉潜 谭中文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涂层尿素对甘蔗平均每亩增产456.9kg,增产率7.2%,差异达极显水平;蔗茎蔗糖分增加0.35%(绝对值);氮素利用率提高7.94%,可节省尿素用量15%;将涂层液与尿素随伴随施的方法与工厂成品比轻效果相近;折算农业净产值增加5...
关键词:甘蔗生产 蔗糖分 涂层技术 氮素利用率 试验示范结果 蔗茎产量 农业净产值 蔗区 遂溪 肥料性质 
多元化投入 实体化开发 企业化管理——秭归县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探索
《畜牧市场》1993年第6期430-431,共2页周立斌 
近几年来,秭归县围绕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本着择优、高效的原则、大胆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投资办法,实行“多元化投入、实体化开发、企业化管理”的农业投入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商品生产发展。1992年,全县用于农业投资2482万元,比1...
关键词:农业投资 农业投入 企业化管理 多元化投入 农业支柱产业 实体化 农业净产值 投入运行 人平纯收入 农村经济 
在二元结构背景强化条件下90年代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分析
《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第Z2期316-327,共12页
在80年代,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经历了减弱——强化——再强化三个发展过程。在二元结构强度减弱的农村改革时期,经济发展比较顺利,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强度再度加大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时期,虽然经济发展出现了全面高涨,...
关键词:二元结构 矛盾分析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加快发展 第三产业 强化条件 农业净产值 工业化过程 结构强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