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

作品数:166被引量:64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萍许向利陈静仵均祥张建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石河子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植物保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农业昆虫学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被引量:15
《植物保护》2010年第2期1-4,共4页吴孔明 
农业害虫种群演化规律和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管理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对我国农业害虫发生动态、学科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与存在差距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农业昆虫学科的体系建设及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学科建设 发展策略 
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6
《植物保护》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汪洋洲 王振营 何康来 孙庆田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2004BA509B042004BA520A15)
甜玉米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历史较短,对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甜玉米上玉米螟成虫产卵习性、幼虫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甜玉米 玉米螟 发生危害 防治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被引量:6
《植物保护》2006年第1期93-95,共3页陈艳 赵景玮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98乙96)
组建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排除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寄生蜂对3龄幼虫的寄生作用是影响种群动态诸多因子中最重要的因子,若排除所有天敌的作用,美洲斑潜蝇种群将比有天敌存在时增长5.1倍。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美洲斑潜蝇 自然种群 生命表 
水稻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被引量:11
《植物保护》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陈文龙 申科 黎坚 张润杰 
国家"973"项目(TG200001621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1255;02167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3C20704);贵州省科学基金项目(20043024)资助
对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年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褐飞虱 灯诱 发生动态 
二化螟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植物保护》2005年第6期3-6,共4页池仕运 彭宇 王荫长 韩召军 陈长琨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20015005054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4ABA124)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二化螟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二化螟的分布、危害、防治,抗药性产生和发展,抗药性机理,抗药性测定方法以及抗药性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二化螟 抗药性机理 抗性治理 
瓜实蝇发生危害及诱捕技术被引量:26
《植物保护》2005年第6期63-65,共3页陈群航 陈仁 聂德毅 王坤泉 
福州市星火计划资助项目(2002-137)
采取随机取样和诱捕法对瓜实蝇在福建省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瓜实蝇在福州菜区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发生高峰期在6~7月、9~10月.瓜实蝇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选用整支扎针孔诱芯、0号柴油和用普通矿泉水瓶制作...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瓜实蝇 发生规律 性诱剂 
旱柳原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被引量:1
《植物保护》2005年第6期65-66,共2页刘海清 
报道了旱柳原野螟各虫态形态特征、生活史、主要生活习性以及旱柳原野螟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一些防治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旱柳原野螟 生活习性 
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非自然因素探讨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05年第6期75-77,共3页任春光 李虎群 张小龙 
东亚飞蝗是引发我国蝗灾的主要种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究其原因,除受异常气候、生态环境及滨湖水位涨落的影响外,还受防治经费、撂挟荒地、监测技术、防治适期、施用农药、防后扫残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东亚飞蝗 发生 防治 
中黑盲蝽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植物保护》2005年第6期45-47,共3页蔡晓明 封洪强 原国辉 邱峰 吴孔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09B05)
利用鸡蛋、黄豆粉、啤酒酵母、蜂蜜等配制了中黑盲蝽的半人工饲料,在每天光照16 h(30℃、RH80%)和黑暗8 h(25℃、RH90%)的光周期条件下连续饲养中黑盲蝽3代,其中第3代平均每雌产卵量达172粒。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中黑盲蝽的卵期为(10.92±...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中黑盲蝽 人工饲料 
甘薯天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05年第5期53-56,共4页高兴文 孔繁华 徐加利 张永奎 代伟成 
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5.1℃、幼虫14.5℃、预蛹14.4℃、蛹16.8℃、成虫11.7℃;有效积温分别为卵40.8日度、幼虫158.3日度、预蛹37.6日度、蛹123.9日度、成虫58.7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6...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甘薯天蛾 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