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节

作品数:271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善珍崔显艳周高柱黄荣李芳更多>>
相关机构: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神州民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不用加防腐剂也永远不变坏的水
《神州民俗》2018年第8期28-30,共3页廖虹雷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在广东,因为口音的原因,把“七夕节”、“乞巧节”,叫做“七姐节”、“七姐诞”、“女儿节”。根据清康熙《新安县志·风俗》载:“七月七日,曝书帙、衣服。是日鸡唱时,儿女早起焚香,于天街前乞巧。”如今曝书帙...
关键词:防腐剂 《广东通志》 七夕节 乞巧节 女儿节 曝书 儿女 风俗 
“扶马添粮”来敬老:毛南族独特的女儿节
《神州民俗》2014年第21期14-15,共2页雷远方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人们尊重老人,为老人做好事,做实事的节日。但对于毛南族的同胞来说,敬老节在六月六这天,谓之“女儿节”。
关键词:女儿节 毛南族 敬老 重阳节 六月六 老人 
美丽的节日中国乞巧
《神州民俗》2014年第13期3-4,共2页
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有人又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 七夕节的来历缘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相传,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是天上织女与...
关键词:传统节日 乞巧节 牛郎织女 中国 七夕节 浪漫色彩 爱情故事 女儿节 
神州各地七夕拾趣
《神州民俗》2012年第7期6-7,共2页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传统的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以“乞巧”为主,故而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礼拜七姐,祈祷幸福,仪式虔诚隆重。陈列的...
关键词:七夕节 福州 乞巧节 节日活动 参与者 女儿节 少女 仪式 
中秋到 赛摸秋
《神州民俗》2011年第9期15-16,共2页郑玉东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刻,所以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节、八月半、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中秋节拥有众...
关键词:中秋节 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 节日习俗 神话故事 女儿节 国人 
今天的“上巳节”很文化
《神州民俗》2010年第5期55-55,共1页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已节”,又称“女儿节”。在济南某酒店,举行一场着汉服、习笄礼的女子成人仪式,济南一所学校高三学生在众人的祝福中,行三拜大礼,谢父母养育之恩,长大成人,开始承担一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上巳节 文化 成人仪式 中国传统 高三学生 女儿节 成年人 济南 
又见拜七姐
《神州民俗》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刘坚 
关键词:拜七姐 牛郎织女 七巧节 女儿节 广州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