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沙廊道

作品数:21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陈琛钱善琪秦毅曹如轩程文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长江科学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水力发电》《山西水利科技》《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某水电站排沙廊道设计
《云南水力发电》2021年第1期98-103,共6页杨嵘 沈明 
某水电站河床狭窄,来流含沙量较大,选择冲沙效果好、布置合理的排沙建筑物非常重要。首先结合枢纽建筑物和整体水工模型试验[1]冲沙效果,优选在进水口下方布置排沙廊道和左侧布置冲沙底孔相结合的排沙建筑物,然后采用水力学数值计算确...
关键词:冲沙建筑物 排沙廊道 冲沙底孔 掺气坎 差动式 
大古水电站坝前排沙运行方式与排沙漏斗形态被引量:4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9年第2期51-55,94,共6页王芳芳 吴时强 高昂 薛万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4091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128)
为给实际工程排沙设施的设计和布置提供依据,基于1∶60整体模型,根据淤积泥沙扬动流速相似原理,试验研究大古水电站2条排沙廊道和1个底孔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坝前库区的排沙效果和排沙漏斗形态。结果表明:排沙洞开启顺序对最终排沙效果影...
关键词:扬动流速 排沙廊道 底孔 排沙漏斗 水下休止角 大古水电站 
上石盘电航枢纽工程排沙廊道试验研究被引量:1
《浙江水利科技》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李道元 
引水防沙是我国低水头河床式电站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含沙量较高的嘉陵江上游,上石盘电航工程电站进水口的排沙问题较为突出。为控制悬移质泥沙在电站的前池内淤积,减少过机泥沙,开展了电站排沙廊道水工模型试验,对其泄流能力、流速分...
关键词:河床式电站 排沙廊道 模型试验 嘉陵江 上石盘 
复杂排沙廊道泄流能力分析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第11期37-41,共5页杨蒙 杜永全 何力 
排沙廊道是水电站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建筑物,在工程设计中对于一些形态弯曲、结构及流态复杂的排沙廊道,目前能有效测算其泄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并不多见。以南盘江大桥水电站为例,基于水电站首部枢纽水力学模型试验资料成果,以能量方程为基...
关键词:能量方程 排沙廊道 泄流能力 
利用自排沙廊道排沙降低潼关高程的论证被引量:5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第4期115-120,共6页陈琛 程文 秦毅 曹如轩 钱善琪 
简要阐明了方案提出背景,寻找替代"小浪底蓄清排浑"运用方案,降低潼关高程解除渭洛河下游洪涝灾害根源.潼关河段低温期上段冲刷河床高程抬升,高温期上段淤积河床高程下降,都给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根据三门峡水库由太安站溯源冲刷向上发展...
关键词:自排沙廊道 侵蚀基准面 潼关高程 溯源冲刷 
天花板水电站进水口设计特点
《云南水力发电》2011年第3期131-132,138,共3页苏岩 
根据天花板水电站进水口的地形地质条件,着重从位置选择、型式选择、体形布置设计、排沙廊道的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天花板水电站进水口的设计特点。
关键词:天花板水电站 岸塔式进水口 排沙廊道 设计特点 型式 体形布置 
筱溪水电站排沙廊道设计
《湖南水利水电》2010年第4期1-2,9,共3页杨志明 
筱溪水电站为轴流机组、河床式厂房,而挡水坝为47m高重力坝,溢流堰高16m,溢流、泄洪均不具备冲沙能力,为了防止电站长久运行后淤沙进入机组流道,在进水口前设计了一套深水区潜孔局部拉沙的廊道排沙系统。文章主要介绍该排沙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进水口 排沙廊道 潜孔局部拉沙 排沙原理 
导流装置的变化对自排沙廊道排沙效果的影响
《山西水利科技》2010年第2期13-15,共3页尹宏伟 
通过对自排沙廊道进行浑水模型试验,分析了廊道上部排沙导流装置参数的变化对排沙耗水率及廊道出口含沙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排沙耗水率随着孔数增加而增大,与重量比含沙量变化成反比。而随着偏转角的增加,相应耗水率减小较大。
关键词:自排沙廊道 排沙孔 耗水率 
抽黄灌区泥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山西建筑》2009年第26期356-357,共2页刘改选 
详细介绍了黄河小北干流泥沙淤积的特点及其对东雷抽黄灌区的危害,提出了解决泥沙问题的步骤和措施,论述了在渠首运用先进的自排沙廊道技术解决粗泥沙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从源头上解决粗泥沙问题。
关键词:泥沙 治理 自排沙廊道 排沙 
处理水库淤积问题的新途径被引量:3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年第6期24-25,29,共3页秦毅 曹如轩 谭培根 钱善琪 
依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出凌汛期洪水具有输沙能力、冲刷量及冲刷粒径均大于夏季洪水,且输沙用水量相对较小的特点。论证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一是低温效应;二是凌洪流量沿程递增效应。以此为理论基础,针对目前水库处理泥沙淤积方式方面的...
关键词:凌洪输沙 低温水流 自排沙廊道 水库 清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