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两优特青

作品数:32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孝和白德朗张玉烛马国辉黄志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种子管理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稻科学》《杂交水稻》《福建农业科技》《湖南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施肥(尿素)水平对培两优特青制种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6期4775-4775,共1页黎建文 
研究不同施肥(尿素)水平对培两优特青制种母本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其产量相应增加;到一定量时,施肥量再增加其产量反而下降;只有在肥力水平居中时最有利于提高培两优特青的制种产量。
关键词:施肥水平 水稻培两优藉青 制种 经济性状 
培两优特青制种“九二○”喷施技术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1629-1629,共1页黎建文 唐建初 
对培两优特青制种“920”喷施时期和喷施量的研究表明,在培两优特青见穗蔸率3%-5%时喷施“九二○”,随“九二○”用量增加,穗粒外露率也增加,异交结实率也增加。
关键词:培两优特青 “九二0” 喷施时期 喷施用量 
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被引量:4
《杂交水稻》2000年第S2期13-15,共3页罗孝和 白德朗 
关键词:两用核不育系 两系杂交水稻 光敏核不育系 不育起点温度 育性转换 两系杂交稻 两系杂种 农艺性状 低温敏 培两优特青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特青的选育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00年第S2期16-18,共3页罗孝和 邱趾忠 李任华 白德朗 
培两优特青是以培矮 64S与特青配制成的两系杂交新组合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母本培矮64S是该中心从农垦 5 8S转育而来的低温敏核不育系 ,1991年通过湖南省技术鉴定。父本特青是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已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培...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 丰产性 低温敏 不育度 冷水灌溉 
培两优特青制种试验田高产技术经验剖析
《杂交水稻》2000年第S2期71-73,共3页龚光雄 周卜龙 张化兴 滕树傲 
介绍了培两优特青高产制种试验田产量结构特点 ,并总结了 :合理安排播差期、促进“两峰期”基本吻合 ;父本采用“超常”措施增加花粉量及提高花粉利用率 ;培育母本分蘖壮秧 ;协调母本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巧施“九二 0” ,搞好人工辅助授...
关键词:培两优特青 制种 高产技术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00年第S2期91-92,共2页赵立武 丁亦进 何志彪 李卓吾 徐秋生 
关键词:培两优特青 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湘乡市 杂交水稻 双季晚稻 农技中心 种子纯度 两系杂交稻 提高结实率 
杂交中稻中期的肥水管理
《农家科技》2000年第6期10-10,共1页谢长文 
杂交中稻生育中期,肥水管理得当,每667米~2可增产稻谷80~100千克。肥水科学管理的方法于下: 1.适时适度晒田。叶龄为15片的中熟品种(如威优77),当主茎出现11~12片叶时晒田;叶龄为16片叶的迟熟品种(如培两优特青),主茎出现12~13片叶...
关键词:杂交中稻 肥水管理 晒田 培两优特青 主茎叶龄 适时适度 科学管理 生育中期 中稻品种 中熟品种 
培两优特青苗情动态特性的研究(简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191-192,共2页谢长文 
关键词:培两优特青 水稻 苗情动态特性 播期 施肥 
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制种技术要点
《福建农业科技》2000年第1期22-22,共1页严振忠 刘金旺 
关键词:水稻 两系杂交稻 培两优特青 制种技术 品种 
培两优特青产量函数模型的研究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6-10,14,共6页崔满星 张淮 郭祯 方玲 柳世君 
试验采用4因子最优混合设计,设置重复。通过微机建立培两优特青的高拟合度产量函数模型,明确了高肥高产和低肥高产两条途径,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最优混合设计 函数模型 互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