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号

作品数:53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长年甘俊王红车斌罗红更多>>
相关机构:东芝电梯株式会社富士达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更多>>
相关期刊:《农产品市场》《图书馆杂志》《物流技术与应用》《科技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类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关于《中图法》类目复分组配加“0”问题的探讨被引量:5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年第1期66-74,共9页曹玉强  于鹏  
主要讨论《中图法》(第四版 )类目复分组配加“0”的规律以及可能的加“0 0”问题 ,文中结合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给出了大量实例 ,也是对近两年《国家图书馆学刊》上发表的讨论国图数据分类标引文章的答复该文是在“《中图法》第四版及...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四版 类目复分 组配号 
试论《中图法》类目设置、配号的整体性
《图书馆界》1996年第4期28-32,共5页梅雪 
试论《中图法》类目设置、配号的整体性梅雪图书分类法是分书检索的工具,使用者根据它按类分书和即类索书。使用者希望迅速准确地将文献分到最恰当的类或获取所需的全部相关文献,这就要求图书分类法的编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图书分...
关键词:中图法 第三版 图书分类法 类目设置 类号编制 
“中图法”改版配号效益例析
《图书馆界》1992年第4期36-38,8,共4页田文清 
分类法改版,尤其是象《中图法》这样的使用单位比较众多且越来越多的分类法改版,是图书馆界格外瞩目的一项浩大工程,而新分类法的投入使用,尤其是对于原已使用《中图法》的众多单位来讲,也是一个浩大工程。可以说,只要《中图法》确有生...
关键词:中图法 第三版 类目评论 
分类表“空号”初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2期31-35,70,共6页姚行地 
在分类表的标记符号中,常常可以看到按照号码序数编排的类号里,存在着不连续和有间隔的情况,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空号。每一部分类表都有空号。空号是怎样形成的?它的作用如何?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它?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在学习有关图书分类学...
关键词:分类表 空号 类目表 分类法 配号 号码 中图法 助记符号 图书分类学 下位类 
《中图法》同位类目配号规律之我见——与黄志霄同志商榷被引量:1
《图书馆界》1987年第2期30-33,共4页朱崇阶 
黄志霄同志发表于广西《图书馆界》1985年第3期的《<中图法>同位类配号应有简明的规律性》一文。对采用八分制和双位制的部分同位类目的配号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希望有利于业务工作与读者检索,应该说,这对于当前...
关键词:《中图法》 标记符号 类号 八分 文献分类 分类体系 编制说明 分表 检索语言 中国时代 
对《也谈〈中图法〉的‘0’》的异议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7年第1期53-55,共3页姚行地 
史永元 同志是一位 有名望的分 类学家,我 学到的有关图书分类的知识,许多是通过阅读他撰写的有关论著而获得的;史永元同志又是《中图法》编辑委员会的委员,他发表的有关《中图法》的文章,对人的教育和启发也是很大的。前不久,史永元同...
关键词:配号 类目 特定概念 《中图法》 永元 一般性问题 专类复分表 类号 下位 理论性质 
分类拾穗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3期33-34,共2页李锡初 
一、同一涵意应用同一数码表示给类目配号时,赋予某些数码一定的涵意,这样设置出的类号,体制一致,且有规则可循,便于掌握、记忆。如类目依世界地区复分,数码“1”表示世界,“2”表示中国。文学类若依体裁区分,“2”表示诗歌,“3”表示戏...
关键词:数码 类目 文学类 少年儿童 类号 配号 普及读物 摄影作品 分类人员 便于掌握 
杜威《十进分类法》十八版的特点和问题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0年第4期32-36,共5页白国应 
刘国钧先生在《现代西方主要图书分类法评述》一书中,曾对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发展经过、基本原则、类表结构、分类实践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简短的评论。但他主要是根据第十六版(1958年)杜威的原著写成的。而今,据说1979年出了第十九版...
关键词:十进分类法 杜威 类目名称 新类 相关索引 配号 空号 数学 六版 分类体系 
图书分类基础知识(上)
《图书馆建设》1979年第4期39-48,共10页史永元 
图书分类在图书馆中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对藏书起组织作用的基础工作。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如能掌握图书分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一、什么是图书分类。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和其它特征的异同,...
关键词:类目表 类号 图书分类法 《中图法》 详表 同位类 分类排架 系统符号 配号 交替类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