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

作品数:10070被引量:3342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汪三贵李保于龙广王修华何文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贵州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做强紫茶 富民兴县被引量:1
《当代贵州》2021年第24期26-27,共2页陈俎宇 唐波 
从春到夏,由夏入秋,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60多岁的村民舒荣玉都在茶园里劳作。守在茶山下,不愁吃和穿,仅2020年,她一人就挣了5万多元。过去,八步村村民世世代代守着古茶树,明知是宝贝,奈何不管钱。产业要兴,集体要活,群众要富。八步村立...
关键词:支柱产业 望谟县 有益经验 富民 古茶树 脱贫攻坚战 合作社 贫困户 
“维C之王”的“精深”之路
《当代贵州》2021年第15期13-14,共2页陈玲 王法 
作为专注贵州刺梨的企业,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综合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带动17万户52万人增收,其中贫困户3万户7万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日前,宏财聚农又传好消息:入选2021年全省首批培育的农产品(食品)深...
关键词:万户 高成长企业 饮料产品 销售收入 农产品 重点培育 贫困户 刺梨 
三穗:公益岗“一岗多赢”
《当代贵州》2021年第1期57-57,共1页蒋鸿琪 
“我身体不好,没办法从事重体力活。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我能从事公益性岗位,生活有了保障心里有了底。”在三穗县良上镇上寨村,44岁的村民李文芝成为村里的保洁员,负责村里水沟清淤、街道清洁等工作。2014年,李文芝家因缺乏技术和劳...
关键词:公益性岗位 收入来源 评议会 上寨村 三穗县 外出务工 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文芝 
这面锦旗是群众对我最大的认可
《当代贵州》2021年第1期60-60,共1页罗京 
我叫罗京,是沿河自治县公路管理段的一名职工,也是一名退伍军人。2020年3月,我被派驻到甘溪镇曹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民意,一到村里我就从包保的9户贫困户开始入户走访。第一次走进杨启辉家里时,房间里堆满了杂物,又...
关键词:脱贫攻坚 公路管理段 入户走访 贫困户 退伍军人 
生活充满了阳光
《当代贵州》2021年第1期61-61,共1页冉成荣 
我叫冉成荣,家住岑巩县天马镇岩湾村羊旦坡组,家里有7口人。我的父母都已经70来岁了,身体也不好,还有3个女儿都在读书,只有我和妻子在家中务农,日子过得很拮据。2013年,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通过政府干部宣传,我报名并得...
关键词:养老保险金 住房保障 岑巩县 易地扶贫搬迁 建档立卡贫困户 外出务工 村干部 天马镇 
美好生活正缓缓向我靠近
《当代贵州》2020年第50期52-52,共1页徐康 吴浩宇 
我叫徐康,是务川自治县丹砂街道桃符社区文家湾组村民。家庭人口共8人,祖孙三代。2017年,因家庭人员年龄结构两极分化,缺乏劳动力而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从湖南城市学院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
关键词:湖南城市学院 祖孙三代 建档立卡贫困户 美好生活 务川自治县 年龄结构 两极分化 劳动力 
贵州彩阳公司:搭建扶贫车间 助推就业脱贫
《当代贵州》2020年第48期29-29,共1页鲁毅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了帮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贵州彩阳电暖科技有限公司响应精准扶贫工作号召,在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扶贫车间,定向解决和安置各乡镇的易地搬迁贫困户就业,让他们做到照顾家庭和打...
关键词:贫困群众 精准扶贫工作 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点 外出打工 就业脱贫 贫困户 
六盘水美味园公司:“掘金”辣椒产业 实现增收富农
《当代贵州》2020年第48期30-30,共1页陈曦 
每天骑车十多分钟就能到工厂,工作8小时,每月平均工资4000元,每年还可以享受10天的带薪休假。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玉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义飞对这份离家近、收入稳定的工作非常满意,从2014年初至今,她已经干了6年多。“这份工作帮助...
关键词:带薪休假 辣椒产业 六盘水 建档立卡贫困户 富农 增收 
养羊带来新生活
《当代贵州》2020年第48期50-50,共1页胡远义 
望着满山坡的羊,想到再过不久又有一批羊可以出栏,我感到非常幸福满足。这些年靠着养羊,家里日子越来越好。我叫胡远义,今年53岁,是桐梓县官仓镇楠木村村民。以前,家里的收入全靠那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很艰难。2014年,我家被列为建档立...
关键词:桐梓县 建档立卡贫困户 养羊 山坡 
从贫困户到创业带头人
《当代贵州》2020年第48期51-51,共1页张小强 
我叫张小强,是德江县稳坪镇金庄村村民,今年39岁。对于脱贫攻坚,我最大的感受是,脱贫攻坚让像我一样愿吃苦、没路子的农民告别了有劲无处使的窘境,不仅让我们吃饱穿暖,还让我们看到希望、充满信心。我早年到深圳打工,干过工地进过厂。
关键词:脱贫攻坚 创业 德江县 贫困户 带头人 农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