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卧褶皱

作品数:8被引量:4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罗志立李仲东雍自全刘树根施央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能源与节能》《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四川地质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西山煤田西南边缘滑动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能源与节能》2015年第6期45-46,共2页刘志东 
首次提出山西西山煤田西南边缘发育一重力滑动构造,对其存在依据及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对今后在山西各煤田开展滑动构造的相关研究将起到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重力滑动构造 平卧褶皱 地层缺失 
雪峰推覆体掩覆的下组合(Z-S)油气资源预测被引量:1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第3期392-398,共7页李仲东 罗志立 刘树根 雍自全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4-02-01-01-04)
雪峰推覆体震旦纪-志留纪地层位于扬子古板块东南缘大陆斜坡上。经加里东运动,伴随“江南隆起”的上升、剥蚀,而逐步演化为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雪峰推覆体古褶皱样式为向西北推覆的近平卧褶皱构造。再经印支-燕山期多层次的由东南向...
关键词:平卧褶皱 虎庄残留油气藏 油气资源 雪峰推覆体 
李伍铜矿床控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演化模式探讨被引量:22
《四川地质学报》1996年第3期213-218,共6页杜亚军 田竞亚 
四川李伍铜矿床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中型富铜矿床,其矿床历经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和叠加。江浪穹隆体的变形变质对早期的矿源层具改造、矿液初步富集作用;构造岩性层控制了李伍铜矿床的产出与分布,S3期沿S2面理发育起来的大型平卧...
关键词:构造岩性层 滑脱剪切带 平卧褶皱 
安徽巢湖大型平卧褶皱研究被引量:4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年第2期179-189,共11页张开均 施央申 
巢湖平卧褶皱由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组成,枢纽呈NNE向,轴面微向NWW平卧背斜根部倾斜。卷入褶皱的地层为上震旦统至上三叠统,厚达3.1km。褶皱分布面积约380km^2,波长9km,波幅18km。后期直立褶皱叠加于平卧褶皱之上,褶皱缩短量达19.17km,...
关键词:巢湖 平卧褶皱 变动滑脱褶皱 安徽 
南极东部麦克罗伯特逊和肯姆普海岸莱纳杂岩-太古地壳的元古宙再造作用的构造控制
《地质调查与研究》1989年第3期49-60,共12页Geoffrey L.Clarke 梅华林 
出露于麦克罗伯特逊(MacRobertson)和东肯姆普(east.Kempland)海岸的高级变质岩主要为两类岩石组成,在中部是中元古韧性变形期间受到再造作用的太古宙片麻岩,而在东部是含有大量可能系太古宙时代残留体的叶片状元古宙紫苏花岗质片麻岩...
关键词:杂岩 元古宙 太古宙 伯特逊 莱纳 紫苏花岗岩 玄武玻璃 构造幕 构造控制 平卧褶皱 
华北地台北缘中上元古界的构造变形被引量:2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335-348,共14页胡骁 牛树银 张英涛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温都尔庙—白云鄂博加里东褶皱带南侧,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地层构造序列分析表明:1、构造变形由塑性向脆性演化,即早划变形以层(片)内同斜或平卧褶皱为特征;主期褶皱及面线组构发育,构造形态属 J.G.Ramsay(1967)...
关键词:构造变形 中上元古界 平卧褶皱 温都尔庙 华北地台 破劈理 脆性变形 加里东褶皱带 白云鄂博 推覆 
早期平卧褶皱的图面特征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349-359,共11页徐朝雷 徐有华 张忻 
山西各个山区五台群及其相当地层,早期部经历了平卧褶皱作用,而如今地质图上却已看不到早期平卧褶皱的形态与走向,所看到的只是反映后期轴面陡立褶皱的一系列地质界线。平卧褶皱若未经后来构造变动,其图面特征与水平地层区完全一样,除...
关键词:平卧褶皱 图面 轴面 开阔褶皱 不整合面 五台群 地质界线 前寒武纪 剥蚀面 褶皱枢纽 
内蒙古温都尔庙地区哈尔哈达褶皱构造序列分析被引量:1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42-50,共9页胡骁 郝建民 
温都尔庙地区位于内蒙华力西地槽南缘早古生代板块俯冲带上。哈尔哈达铁矿区至少经历四期褶皱叠加,其中以第二期大型紧闭平卧褶皱及第三期复向形构造为主。温都尔庙式铁矿除受岩性、层位控制外,还明显受叠加褶皱构造控制。
关键词:温都尔庙 褶皱构造 构造控制 叠加褶皱 平卧褶皱 早古生代 石英岩 板块俯冲 层位 序列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