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

作品数:22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董春林马驰董春林刘本才张荣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碑林集刊》《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长江文明》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酉阳杂俎》所见突厥族源考辨
《长江文明》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杨博士 
《酉阳杂俎》所载突厥族源“海神说”为其他史书所无,与正史常见的“狼种说”不同。揆诸文献,海神说最早与铁勒契苾部的关系更为密切,因契苾部曾长期为突厥汗国的属部,契苾人也就成了广义上的突厥人,由此唐人视契苾为突厥。或主要是基...
关键词:突厥族源 海神说 契苾 
从唐代契苾部族到元代高昌偰氏看西域文化家族的成因
《中华文化论坛》2023年第5期4-13,187,共11页高人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西域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263)阶段性成果;高层次人才项目“辽金入元的西域文人家族文化渊源研究”(项目编号:GCC2021SK-004)阶段性成果。
元代高昌回鹘世家——偰氏文化家族,自北魏隋唐以来,世代活动于漠北、西域、河西,后定居北庭高昌。高昌偰氏长期以来崇尚和学习汉文化,历代不乏出任中原王朝官员者,自认中国人。入元后偰氏家族文人的社会影响增大,留有一些传世作品,且...
关键词:高车 契苾家族 高昌偰氏 家族文人 文化共识 
从唐代契苾部族到元代高昌偰氏看西域文化家族的成因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66-73,共8页高人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西域文整理与研究”(17ZD2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项目“辽金入元的西域文人家族文化渊源研究”(GCC2021SK-00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元代河南地区西域族属文人的中原文化认同研究”(2022CWX047)
通过相关史志、碑文、传记、墓志等文献资料研究,可知元代高昌偰氏所属回鹘部族,自北魏隋唐以来,世代活动于漠北、西域、河西,后定居北庭高昌。高昌偰氏长期以来崇尚和学习汉文化,历代不乏出任中原王朝官员者,自认中国人。入元后偰氏家...
关键词:狄历 高车 契苾家族 暾欲谷碑 偰氏 
舒逸峻拔 瘦劲可观——殷玄祚书《契苾明碑》被引量:2
《书法》2018年第2期148-149,共2页陈根远 
《契苾明碑》,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十六日(七一三年一月)立。娄师德撰,殷玄祚书。碑原在咸阳市渭城区渭阳乡药王洞村契苾明墓前,一九六二年移存咸阳博物馆。螭首方趺,碑首高一百四十二厘米,宽一百五十三厘米;碑身高三百二十八厘米,上宽...
关键词:瘦劲 咸阳市 博物馆 渭城区 篆书 
文质彬彬说唐朝被引量:1
《领导文萃》2016年第12期70-73,共4页孟宪实 
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能够概括出来吗?描述一个时代的来龙去脉,这是史学的功夫,但抽象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怎么说也是文学的企图。或许,只有用文学的观察方法,才能深入时代的精神深处,获取时代的灵魂瑰宝。智慧与理性,与青春气象并行智...
关键词:精神特质 刘仁轨 契苾 上阳宫 丘行恭 蓬莱宫 士可杀不可辱 边塞诗歌 《古诗十九首》 满城尽带黄金甲 
古代突厥汉文碑志叙录被引量:1
《理论与史学》2015年第1期133-160,共28页吴玉贵 
本文所说的'古代突厥',是指接受伊斯兰教之前,活动在内亚特别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操突厥语的族群及其建立的政权,时间断限大概是在公元6世纪中叶至10世纪晚期(545—984)。古代突厥活跃在内亚历史舞台上的四百多年,构成了内亚历史的...
关键词:墓志铭 突厥汗国 阿史那步真 契苾部 阿史那忠 李思摩 
三彩釉陶骆驼的造型与制作工艺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8期70-73,共4页果林 
一、三彩釉陶骆驼鉴赏 2014年11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丝绸之路》展览。该展览第二单元的内容是沙漠之舟组成的丝路商队。为了表现这部分内容,展览设计者从外地博物馆借用了多件三彩釉陶骆驼,现介绍如下:三彩釉陶单峰驼,1973年陕西省...
关键词:陶骆驼 双泉村 渭城区 三彩 契苾 国家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 唐墓 人物俑 凤首壶 
李肃墓志辨伪被引量:2
《中国文字研究》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刘本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出土文献语料库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字与文化研究(项目号:09JJD740009)”项目组研发的相关语料库
隋大业八年《李肃墓志》系节录摹刻唐先天元年《契苾明墓碑》而成,文章从史实抵牾、字样比对、内容辨析等方面对其作了考证,并对作伪年代作了推测。此志作伪痕迹明显,应予剔除。
关键词:李肃墓志 契苾明墓碑 辨伪 
安史之乱后河西铁勒部族的迁徙——以唐代契苾族为例被引量:2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董春林 
唐代铁勒内附之后,由于同源他族的侵扰或异族欺凌,曾多次迁徙。安史之乱后,河西铁勒浑、契苾、思结三部并非一些学者所论,融入汉族或径直迁往代北地区,事实上,除少数在潼关失守后迁至朔方外,大部分自河西迁往漠北依附于回鹘。回鹘亡国之...
关键词:安史之乱 河西 铁勒 契苾族 迁徙 
契苾明墓出土的罕见唐三彩被引量:3
《收藏》2011年第8期31-34,共4页王英 刘晓东(图) 
1973年,咸阳渭城区渭阳镇双泉村北的唐契苾(bi)明墓出土了一批十分精美的三彩俑,其中单峰驼、牵驼俑、三彩马等,釉色鲜亮,造型独特、生动,是国内极为罕见的珍品。
关键词:唐三彩 出土 明墓 渭城区 咸阳 釉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