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演变

作品数:186被引量:130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汪品先罗伦德陶明华石胜强赵增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A rock magnetic record of Asian cooling and aridification processes during 1.95–0.40 Ma in the southea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被引量: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第30期3636-3644,共9页WU Yi ZHU ZhaoYu QIU ShiFan RAO ZhiGuo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0CB833405);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102115 and 40930106)
The southea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is the terminal deposition area of dusts transported by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the frontal area penetrated by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and thus a climate sensitiv...
关键词:中国黄土高原 干旱化趋势 中国东南部 岩石磁学 长期冷却 磁性记录 亚洲 古气候演变 
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被引量:11
《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第3期221-227,共7页翦知湣 金海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编号:2007CB51900)资助
20世纪气候演变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地球轨道变化驱动冰期旋回的米兰柯维奇理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热带过程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研究进展,暴露了传统的轨道驱动理论存在着对低纬区和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作用估计不足的严重缺陷。...
关键词:气候演变理论 大洋碳循环 热带驱动 全球季风 西太平洋暖池 
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被引量:7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18,共18页汪品先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NKBRSF(No .G2 0 0 0 785 0 0 ) ;教育部重大项目 (No .0 2 1 3)
在现今各个大陆中 ,亚洲经历的新生代形变最强 .白垩纪到老第三纪时的亚洲大陆 ,不仅面积较今为小 ,而且形态偏“瘦” ;自从始新世印度与亚洲碰撞之后 ,亚洲的面积与高度急剧增大 .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和边缘海的张裂 ,东亚原来西倾的地势...
关键词:亚洲 新生代 大陆形变 边缘海 气候演变 海陆相互作用 
气候演变中的冰和碳被引量:24
《地学前缘》2002年第1期85-93,共9页汪品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99995 6 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 2 0 0 0 0785 0 5 )
地质历史上充满着冰盖消长 (“暖室期”和“冰室期” ,“冰期”和“间冰期”)与大气CO2 增减的周期性变化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由于冰盖变化的地质标志比大气CO2 变化的标志容易认识 ,长期以来古气候研究侧重“冰” ,而对“碳...
关键词:冰期旋回 碳循环 地球气候系统 温室效应 地球轨道周期 
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度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4
《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B12期209-214,共6页彭淑贞 郭正堂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25206;49894170-06和40024202);中国科学院项目(KZCX2-108)资助
在渭南及洛川剖面将基本未经历风化的黄土样品分离成8个粒级后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50 μm的各粒级样品中SiO_2/Al_2O_3分子比与粒度φ值呈明显线性负相关,即在<50 μm粒级范围内颗粒越粗,黄土的SiO_2/Al_2O_3值越大;而<50 μm各粒...
关键词:SiO2/Al2O3值 风尘粒度 黄土-古土壤 冬季风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分子比 气候演变 化学成分 古气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