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生代

作品数:37被引量:49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胡宗全徐备郑和荣金之钧王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吉林地质》《大众科学》《现代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蒙北山盆地群MGD1井钻获白垩系优质烃源岩及油页岩
《中国地质》2022年第5期1701-1702,共2页韩小锋 崔海峰 王宝文 许海红 赵远刚 许伟 宋博 史冀忠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银额盆地西部-北山盆地群油气地质调查”(DD20190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拉善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洋盆闭合过程的古地磁重建”(42172260)资助的成果
1研究目的(Objective)前人对甘蒙北山地区前中生代沉积、构造、固体矿产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但对中生代沉积盆地认识较为薄弱,仅开展了少量煤炭、铀矿相关的探索研究,针对中生界盆地油气地质方面的工作尤为欠缺。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中国地质调查局 固体矿产 北山盆地群 盆地油气 沉积盆地 优质烃源岩 前中生代 甘蒙北山 
湘东北隆起区前中生代抬升剥蚀过程的地层记录被引量:5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715-732,共18页柏道远 李彬 姜文 李银敏 钟响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31-04);湖南省地勘局科研项目(201901);湖南省地质院科研项目(201917)。
湘东北地区为一主要出露新元古界冷家溪群的构造隆起带,其前中生代的抬升剥蚀过程模糊不清且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通过新元古代的冷家溪群—上古生界地层序列、地层发育和缺失情况及其反映的不整合特征,尝试性重塑了湘东北前中生代抬升剥...
关键词:抬升-剥蚀 武陵运动 雪峰运动 加里东运动 湘东北隆起区 
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被引量:6
《地质通报》2021年第11期1814-1835,共22页张予杰 张以春 王冬兵 苟正彬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7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尼铁路(境内段)沿线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2111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拉萨地块与相邻地块二叠纪古生物地理对比研究》(批准号:918552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
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南部 前中生代 岩石地层 时代 
东北地区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与时空分布被引量:11
《地质通报》2021年第6期827-844,共18页陈会军 付俊彧 钱程 庞雪娇 钟辉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东北地区花岗岩地质编图》(编号:1212011121084);《东北地区重大岩浆事件及其成矿作用和构造背景综合岩浆》(编号:12120114085601);《国家地质大数据汇聚与管理项目》(编号:DD20190415);《东北基础地质综合调查与片区总结》(编号:1212011220435);《辽东—吉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042);《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风险评估》(编号:202005000000200010)。
通过东北1∶150万、1∶250万地质编图,系统梳理总结了东北地区花岗岩类时空格局。东北地区的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活动时代漫长,从太古宙直到新生代呈多幕式展现。收集、梳理了394件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同位素测年数据,锆石年龄总体上出现...
关键词:东北地区 花岗岩 前中生代 同位素年龄 
前中生代海南岛与华夏、扬子陆块的关系——来自海南岛下二叠统峨查组碎屑锆石年龄的信息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19年第9期1521-1528,共8页张宗言 柯学 卜建军 周进波 何卫红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海南昌江—广东云浮地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47)、《全国陆域及海区地质图件更新与共享》(编号:DD20190370)、《琼桂二叠纪疑难地层问题及其构造背景》(编号:1212011220529)
海南地块的亲缘性质归属一直存在分歧。选择海南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峨查组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年龄为635~1814Ma,具4个年龄峰值,分别为1700Ma、1580Ma、1073Ma和680Ma,记录了哥伦比亚(1700Ma和1580Ma)、罗迪尼亚(1073Ma...
关键词:碎屑锆石 U-PB年龄 下二叠统 海南岛 华夏陆块 扬子陆块 
中生代之前柴达木的演化研究被引量:2
《盐湖研究》2019年第1期19-27,共9页陈忠 魏文彬 曹璐 金雅琪 苗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561001)
现今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柴达木地块在中生代以前的演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前人的研究,系统论述了柴达木在中生代以前的发展演化。柴达木盆地存在一个统一的前震旦系克拉通基底,基底存在双...
关键词:柴达木 前中生代 构造演化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前中生代几个重要不整合面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8年第6期974-987,共14页马帅 陈世悦 孙娇鹏 贾贝贝 汪峰 崔绮梦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油气成藏条件及目标优选"(12120115003301);"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DD2016017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7CX06038)"联合资助。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中构造演化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的重要依据。通过大范围的野外露头观察与分析,根据不整合面(包括风化铝土层及铁质层)的发育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产状、变质与变形程度等地质信息,在柴达木盆...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 不整合面 新元古代-前中生代 构造意义 
银杏:植物界的“活化石”被引量:1
《大众科学》2018年第10期10-13,共4页胡小波 
银杏,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是距今两亿多年前中生代侏罗纪出现的裸子植物,是第四纪冰川...
关键词:银杏科 活化石 植物界 第四纪冰川 落叶乔木 裸子植物 前中生代 石炭纪 
北黄海盆地前中生代-中生代火山岩磁化率、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5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91-206,共16页许中杰 王嘹亮 孔媛 程日辉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41402087);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专项项目(No.GZH2007004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3M530976)
北黄海盆地内多口钻井钻遇到前中生代和中生代火成岩,证实了盆地中生代经历的多期构造活动伴随着多期次火成岩的发育.对北黄海盆地X1和X2井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鉴定、磁化率和密度测试、主量元素、ICP-MS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研究表明:X1...
关键词:北黄海 前中生代 中生代 火山岩 磁化率 构造背景 地球化学 
阿拉善地块前中生代构造归属的新认识被引量:22
《地球学报》2014年第6期673-681,共9页杨振宇 袁伟 仝亚博 刘静 王艳 
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编号:Sino Probe08-01;201011074)资助
阿拉善地块的构造归属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我们对阿拉善地块东南部牛首山地区中—晚泥盆世砂岩的物源开展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研究。碎屑锆石U-Pb年龄谱主要分布在5个区间:0.4—0.7 Ga,1.0—1.3 Ga,1.5—1.8 Ga,2.4—2.8 Ga和>3...
关键词:阿拉善地块 前中生代 古地磁 碎屑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