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政府

作品数:91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许小年吴敬琏汪玉凯宋冬林卢现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平发展公共治理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多元到一元:“印度”概念的当代变迁被引量:4
《世界知识》2020年第21期17-19,共3页姜景奎 贾岩 
2019年5月,印度人民党继2014年之后再次以绝对优势赢得人民院(下院)选举,莫迪连任总理,组建强势政府。此后,莫迪政府凭借绝对政治优势加速推进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力图重塑印度国族认同。莫迪政府的有关政策在印度引起了规模不等的骚乱...
关键词:印度人民党 莫迪政府 强势政府 国族认同 印度教民族主义 执政地位 当代变迁 
关于通胀、利率与公共债务的推演
《新财富》2020年第10期86-86,88,共2页丁安华 
新冠病毒大流行无异于一场无形的战争,这一轮疫情冲击下的公共债务率上升,历史罕见,相较战争时期更甚。公共债务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可能还会演变为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在货币政策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财政政策重回历史舞台的中央。这...
关键词:公共债务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强势政府 市场机制 通胀 大变局 人的意志 
金融体系需要新陈代谢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18年第4期14-14,共1页徐忠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势政府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如果过度使用会有很大的道德风险,使得整个经济效率低下。 人有生老病死,金融体系也要有新陈代谢。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由于没有新陈代谢,20年前“海发行”关闭了、清算了,到...
关键词:新陈代谢 金融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过度使用 强势政府 道德风险 经济效率 市场机制 
“特朗普经济学”对全球经济影响几何?被引量:1
《银行家》2017年第2期92-94,共3页刘明彦 
刘明彦先生这篇约稿来得及时,在文内他说得也痛快、透彻,值得所有关心中国经济、中国金融近期远期前景的人们好好地读一读。现在看来,美国此时出现一位"滑稽总统"不是偶然的事件,虽然此事件普遍被人们称为"黑天鹅"。人们可以稍微回忆一...
关键词:特朗普 对内对外 全球经济影响 杜最 欧洲政府 美国经济 治国方略 强势政府 黑天鹅 梅德 
苏南调研印象三则
《浙江经济》2016年第12期42-43,共2页许垚 
苏南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不能以政府作用的强弱作为标准,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地方政府强势作用不能限制市场的充分作用,
关键词:苏南模式 市场化竞争 体量 区域创新能力 市场化水平 强势政府 直观感受 苏北经济 两岸产业 合作试验区 
中国为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党政视野》2016年第10期50-50,共1页萧功秦 
一、改革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中发展得最好、国力最强的时期。为什么邓小平改革取得成功,使得中华民族焕发出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力量?关于邓小平的基本思想,用一位前国家领...
关键词:国家领导人 试错 国家能力 社会创新 强势政府 同舟共进 单位所有制 创新需要 共同富裕 竞争活力 
关于红色革命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思考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3期205-205,共1页萧功秦 
中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建立了具有强势政府、常识理性、尊重多元并能有效地进行开放性制度创新的新权威主义政治体制。一个具有长期的帝制传统的超大型后发展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需要这样的政治体制实现社会资...
关键词:改革开放 历史思考 革命 政治体制 新权威主义 后发展国家 强势政府 制度创新 
印度:从“东动”到“西进”被引量:2
《瞭望》2016年第22期52-53,共2页王世达 
两年前的5月26日,莫迪就任印度共和国总理,组建了印度政坛数十年以来少有的强势政府。印度国内外也对莫迪政府寄予厚望,高度关注莫迪将会把印度这个体量庞大的新兴国家带向何方。转眼两度春秋,两年间莫迪外交频率之高,活动范围之...
关键词:印度 强势政府 新兴国家 外交活动 国家领导人 活动范围 斯里兰卡 外交政策 
李克: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什么?
《南方企业家》2016年第4期84-87,共4页
当前,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企业遇到了严峻挑战,作为日本大学商学院EMBA课程终身正教授、日中管理学院院长、理事长的李克,为了让中国企业更好的了解日本企业,在对比中成长与发展,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记者:请您谈谈这些挑战主要是什么?李克...
关键词:转型升级 强势政府 企业家精神 企业学 创新型经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天津对策研究
《产权导刊》2015年第9期28-31,共4页李胜毅 
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极大推动了三地产业转移与产业协作进程。从发展现状和势头看,京津冀产业合作已经成为引领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十三五",三地产业合作瓶颈何在,深入合作中天津市侧重点在哪...
关键词:产业协同发展 重大发展战略 原材料基地 产业协作 功能定位 发展规划 强势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