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群

作品数:75被引量:627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先康周仕勇杨卓欣徐朝繁嘉世旭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2年四川马尔康M_(S)6.0强震群重定位及发震断层探讨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3年第4期1006-1024,共19页许英才 郭祥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501);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22AAC03687);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3010113,2022010104,2021010118)共同资助
2022年四川马尔康强震群是中国有地震台网记录以来,巴颜喀拉块体东部马尔康地区首次出现的地震频度高、时空分布集中、爆发性较强且震级强度大的罕见强震群活动。文中通过双差定位方法对该震群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利用gCAP方法测定了M_(S)...
关键词:马尔康震群 重定位 震源机制 滑动特性 发震断层 
1976年唐山强震群震后库仑应力演化及其与2020年古冶5.1级地震的关系被引量:9
《地震研究》2021年第1期1-8,共8页朱琳 李腾飞 石富强 石军 邵辉成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1032);震情跟踪合同制任务(2020010218)联合资助。
采用能够综合协调长期变形和震后短期变形的Burgers流变模型,模拟了1976年唐山强震群引起的震后形变场以及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1976年唐山强震群中主震的两个破裂面以及滦县和宁河两次强余震均对2020年古冶5.1级地震表现...
关键词:古冶地震 唐山地震 库仑应力 Burgers流变模型 
追踪亚失稳的观测证据——以2018年2月4日台湾M_S6.5强震群前的地下水变化为例
《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177-177,共1页黄辅琼 马玉川 钟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61)资助
利用先进的采样技术,在构造物理实验中发现了岩石样本变形破坏的亚失稳阶段。经过反复实验表明,当介质变形进入亚失稳阶段,介质破坏/预存断裂的滑移就不可逆转。实验结果还显示,处于亚失稳阶段的测点不是一个,而是在空间上随时间演化;...
关键词:失稳过程 地下水变化 观测 强震群 台湾 证据 追踪 物理实验 
天山中段两次M_S6.6地震前后库仑应力变化分析
《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88-88,共1页张琳琳 聂晓红 魏芸芸 
新疆地震科学基金课题(201701)资助
早在20世纪中后期,地震学家们就通过考察地震引起的应力应变调整来研究强震之间的关系,众多研究利用库仑应力动态演化来分析断裂带上地震活动时空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①强震间相互触发作用;②大型断裂带上强震时空演化与断层上...
关键词:库仑应力变化 地震前 天山中段 伽师强震群 触发作用 断层活动 应力应变 地震学家 
滇西南普洱强震群地区地壳形变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中国地震》2017年第2期203-218,共16页李铁明 白玉柱 邵德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026)资助
滇西南普洱一带地质构造复杂,中-强地震成群活动特征明显,地壳的形变特征与形变机制引起了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参考、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普洱一带包含活动断裂的二维板有限元模型,以GPS测量得到的块体年运...
关键词:普洱一带 现今地壳形变场 强震时空集中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 
滇西南2014年景谷中-强震群的地质构造成因——茶房-普文断裂带贯通过程的构造响应被引量:12
《地质通报》2016年第1期140-151,共12页吴坤罡 吴中海 徐甫坤 孙玉军 张寿庭 刘杰 黄小龙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163;1212011400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100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XLXJK201410)
2014年10—12月期间,云南景谷接连发生了Ms6.6、Ms5.8、Ms5.9三次中-强地震。为确定地震的地质构造成因,在地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烈度与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资料,确定此次震群活动的宏观震中位于永平盆地东南侧...
关键词:震群活动 发震断层 控震构造 断层扩展 茶房-普文断裂带 
2008年唐古拉5级强震群序列初期特征及震源机制解和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1
《高原地震》2015年第4期1-5,共5页马玉虎 姚家骏 王培玲 黄浩 
通过沱沱河地震台资料分析和探讨了2008年6月9日-7月17日唐古拉5级强震群序列演化的特征及该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和发震构造,认为唐古拉5级强震群初期的余震序列衰减不正常,余震活动存在平静现象。6次5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类型比较相近,...
关键词:唐古拉强震群序列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2013年前郭M5.8级强震群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7
《防灾减灾学报》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陈作全 武成智 张淑洁 肖玉明 王迪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H14016Y)
基于2013年吉林前郭M5.8级强震群序列资料,分析其余震序列空间分布、演化特征、测震学指标b值及震源机制特征等。结果发现,前郭强震群序列空间位置高度集中在长9km,宽5km的范围内,余震沿北西向分布。序列中M4.0以上地震呈连发特征...
关键词:前郭强震群 余震序列 震源机制 
1966年邢台强震群震前、同震和震后断层运动特征分析被引量:4
《地震》2015年第3期1-9,共9页邵志刚 李旖雯 王芃 
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业务专项(2015IES0301)
在1966年3月邢台强震群水准观测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同震位移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认为邢台强震群发震断层浅层是牛家桥阳断层和永福庄断层,深部发震断层是倾向北西的北东向断层;然后以区域水准观测为约束,通过反演给出了邢台强震群...
关键词:邢台强震群 水准观测 反演 断层运动 
利用尾波包络线反演方法研究伽师强震群区地壳的非均匀结构被引量:6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第1期90-98,共9页王勤彩 陈章立 Y.Asano 郑斯华 A.Hasegawa 
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2-01-01);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26)资助
以单次散射模型、球形辐射源、一维线性速度模型为基础计算理论包络线,通过尾波归一化方法把理论与观测包络线结合起来形成非线性方程组,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伽师强震群区的散射系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区下方中上地壳中存...
关键词:伽师强震群区 散射系数 尾波包络线 地壳的非均匀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