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

作品数:686被引量:196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宁磊陆君刘杨彭建华孙文亮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全与环境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被引量:3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年第5期1847-1854,共8页李英华 陈天宇 苏菲 李海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455,51578115)。
为控制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的生成,以腐殖酸与富里酸混合液模拟饮用水中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s,NOM),采用电絮凝/氧化-超滤(Electroflocculation/oxidation-ultrafiltration,EC/O-UF)协同工...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电絮凝/氧化-超滤 余氯 消毒副产物 
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被引量:15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1期217-220,共4页李萌 张翔宇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考察了电极种类、溶液初始p H值、电流强度、电絮凝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铁、铝分别作为电极,铝电极对重金属的的处理效果优于铁电极的处理效果;初始p H值在6~9时,...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电絮凝 电镀废水 重金属 去除率 
电化学法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研究被引量:4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第6期245-249,共5页王兵 李洁 任宏洋 李娟 刘光全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LN1126);中石油科技管理部"公司发展战略与科技基础工作决策支持研究"项目(2011D-5008-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1E-2407)
采用电化学法处理油田开发三次采油过程中产生的聚驱采油废水,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电流强度对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3.25时,COD和HPAM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83.03%和98.66%;电流强度为0.8 A时,COD及HPAM去除率最高,为85....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聚驱采油废水 电化学 电流效率 电絮凝 新生态铁 
好氧与电絮凝组合工艺处理糖蜜酒精厌氧出水研究被引量:1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第5期251-254,共4页王建铎 姚晓琰 郑磊 张书廷 
采用好氧与电絮凝联合工艺处理糖蜜酒精厌氧出水,考察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首先,采用SBR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易降解污染物。结果表明:采用SBR法处理稀释10倍的糖蜜酒精厌氧出水,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COD去除率为42%,脱色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好氧处理 电絮凝 糖蜜酒精厌氧出水 
电絮凝法处理纺织废水研究被引量:1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第3期215-219,共5页陶陪 高艳娇 张志鹏 黄润竹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社会发展科研项目(201301C5007004)
为了考察铁、铝电极电絮凝法处理纺织废水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以铁板和铝板为电极对纺织废水进行了电絮凝处理,考察了初始pH值、电流密度、电絮凝时间对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电能消耗及电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7时,铁、铝...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电絮凝 纺织废水 铝电极 铁电极 
电絮凝除硅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第2期148-153,共6页支苏丽 张书廷 
在很多地区和行业中,水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回用受硅沉积的限制。开展了铝电极电絮凝处理不同质量浓度的含硅废水的研究,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出水可溶性硅质量浓度、单位电耗除硅量(SiO2/W)和单位铝耗除硅量(SiO2/Al)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可溶性硅 电絮凝 去除效果 经济性 
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黄连素模拟制药废水研究被引量:6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第6期60-64,共5页孙兆楠 胡筱敏 董嫦娥 
国家水专项(2011ZX07532-0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92X07526-006)
为了降低能耗和解决极板钝化问题,以铝板和铁板为反应电极,与周期换向电源装置组成无隔膜体系,以黄连素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制药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电压、换向周期、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及搅拌速...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周期换向 电絮凝 黄连素 去除率 
电絮凝法去除饮用水中氟的研究被引量:18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2期33-35,共3页李向东 冯启言 赵璇 李静波 
采用双铝电絮凝法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研究了电极间距、原水pH值、原水氟浓度、电流密度对除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去除地下水中的氟不需添加可溶性盐和改变pH值,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阳极面积与反应器容积比为52.5m2/m3,电极间距1....
关键词:环境工程 电絮凝 铝电极 饮用水 除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