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政治

作品数:46被引量:12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星余全介杨权崔建华杨振红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学习与探索》《今天》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秦汉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空间经营与秦汉时代的国家整合——《门阙、轴线与道路:秦汉政治理想的空间表达》读后
《秦汉研究》2023年第2期249-253,共5页崔建华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初并天下”1,僻处西方的秦王国升格为疆域空前广阔的秦帝国。从那一刻起,如何将凭借武力拼合而成的国家整合为一个具有内在凝聚力的政治体,便成为秦帝国必须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继起的汉王朝亦复如是。说起秦汉...
关键词:秦王嬴政 汉王朝 秦汉时代 门阙 秦帝国 空间表达 秦汉政治 度量衡 
秦汉政治、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越地文化
《秦汉研究》2014年第1期133-144,共12页陈民镇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越文化发展论”的阶段性成果
秦汉帝国时代的出现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对于诸如越地这样的边裔而言,进入秦汉时代不但意味着政权的更迭,更意味着民族成分的换血以及文化的转型。可以说,越地文化在秦汉以后的变化是剧烈的,也是相当典型的。
关键词:边裔 政治 转型 文化 民族 越地 探究 
“诽谤”之法折射的秦汉政治实态
《秦汉研究》2008年第1期65-73,共9页孙家洲 
'诽谤'一词,在先秦时期本来是一个与'批评'同义的中性词。人们甚至经常用'立诽谤之木'作为歌颂上古明君勇于招谏、纳谏的开明美德。西周后期的著名的'厉王弭谤'事件,就是周厉王利用'卫巫'来制止国人对他的批评,不仅导致西周王朝的内乱,...
关键词:同义 合作 政治 语义 中性词 诽谤之木 笑柄 实态 同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