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油2号

作品数:86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世祥孟庆雷邹运鼎胡丽娟宋国良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宝鸡市种子管理站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合肥市种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耕作与栽培》《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生产率系统》《中国稻米》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不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秦油2号的育成及其在我国杂交油菜科研和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年第6期902-906,共5页李殿荣 田建华 
国家863计划(2011AA10A104)
概述了秦油2号的选育方法及创造的优良三系种质基因,详细介绍了杂交油菜的亲本繁育技术、杂交制种技术、纯度鉴定技术、杂种栽培技术,解析了在推广应用方面采取的科研生产联合,实施"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机制。品...
关键词:油菜 秦油2号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杂交油菜 科研生产联合 栽培技术 纯度鉴定 
“中油杂2号”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58-58,共1页吕宏飞 吕玉亮 周风明 杨国友 解晓林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中油杂2号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优质杂交油菜 三系杂交油菜 区域试验 示范种植 大面积生产 不育胞质 秦油2号 
优质杂交超级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
《农家致富》2004年第16期26-27,共2页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
关键词:中油杂2号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超级油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年2月 优质 三系杂交油菜 2000年 2001年 不育胞质 秦油2号 油料作物 长江流域 陕2A 研究所 湖北省 江苏省 双低 两熟 
解决秦油2号制种中微粉现象的关键措施
《种子世界》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薛雁 肖诗昆 杜波 
杂交油菜制种母本出现微粉是油菜制种质量滑坡的主要问题,如何减少微粉现象的发生,采取栽培措施抵消其影响,以趋利避害。1 根据不育系的微粉属低温敏感型。
关键词:微粉 雄性不育系 杂交油菜制种 主要问题 母本 栽培措施 父本 长江流域 质量滑坡 低温敏感 
秦油2号——油菜混杂的原因及保纯措施
《种子世界》1995年第10期16-16,共1页刘平 
秦油2号是我国目前应用于生产的主要杂交油菜品种,已推广到20多个省市,占油菜总面积的50%以上,在油菜生产上发挥着巨大的增产作用。随着秦油2号推广面积的扩大,其种子混杂问题越显突出,引起了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关注,成为当前秦油2号...
关键词:油菜品种 种子生产 混杂程度 增产作用 高产稳产 不育系 不育株 生物学 油菜生产 纯度 
秦油2号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及其减少不育株的措施
《种子世界》1994年第11期25-25,共1页蔡云河 米长生 
杂交油菜秦油2号从1989年秋引入我县,经过几年推广种植现已成为我县油菜主体品种,1994年全县夏收油菜面积31.6万亩,其中秦油2号面积26.4万亩,占83.5%。但在该品种推广种植过程中,我们发现大田中每年都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育株,据1904年...
关键词:杂交油菜 不育株率 品种推广 主体品种 单株有效角果 角粒数 大田调查 乡农技站 绿叶数 苗床管理 
甘蓝型杂交油菜秦油2号亲本遗传性状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作物研究》1992年第1期27-29,32,共4页彭武生 卓宇红 李邦学 
对秦油2号的不育系陕2A及其与45个品种杂交的研究,表明(1)陕2A在常德气候条件下有一个育性转变过程,导致这种不稳定性的原因不在于它的细胞质,通过选育细胞核稳定的保持系可以得到克服;(2)保持和恢复陕2A不育胞质的品种均是少数。而测...
关键词:油菜 不育系 育种 甘蓝型 秦油2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