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油二号

作品数:52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冷锁虎单玉华彭湖赵继献程尚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扬州大学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绥阳县农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装备技术》《安徽农业科学》《老区建设》《中国农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断为新的目标而努力
《今日科苑》2012年第10期25-25,共1页李殿荣 
我所在的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前身,是一个濒临解体的农垦基层农科所,因属企业办科研,所以条件很差;而该中心的油菜科研,则又是从国营三门峡库区华阴农场的小小试验站的油菜课题组逐步扩大、充实、发展起来的。我当时就工作在...
关键词:杂交油菜 油菜品种 三门峡库区 大面积生产 秦油二号 试验站 陕西省 农科所 
改良秦油二号
《农友》2001年第7期11-11,共1页李冬肖 孙忠刚 
该品种是在原秦油二号基础上,通过对制种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其亲本性状进行连续改良选育的。改良后的秦油二号在高高、稳产性和抗逆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该品种甘蓝型.半冬性,生育期为240—245天。耐寒、耐旱、耐渍、茎...
关键词:改良秦油二号品种 油菜 选育 特征特性 适宜地区 栽培要点 
优质油菜品种——“两优586”
《农村发展论丛》2000年第15期41-41,共1页陈章甫 刘尊文 王惠明 
“两优586”是江西省宜春地区农科所利用光温两用不育系501—8S与恢复系C6—1配制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已经在江西、江苏、安徽、陕西、四川、青海、新疆、内蒙等省(区)大面积试种示范 ,1999年种植面积...
关键词:两优586 油菜品种 两系杂交油菜 生物肥 磷酸二氢钾 油菜菌核病 “两优586” 秦油二号 宜春地区 多效唑 
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综合效益比较分析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00年第S1期38-39,共2页程尚明 张瑞茂 赵继献 王华 陈大伦 
通过’96~’98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在遵义、湄潭县等 1 0县的 2 8个点同田对比试验分析 ,油研七号平均产量1 5 0 .72kg/ 6 6 7m2 ,比秦油二号增产 1 4 .1 8kg ,增加产值 34 .0 3元 ;含油率平均比秦油二号高 3.35 % ,产油量多 5 .0 5kg/6...
关键词:杂交油菜 优质油菜 产量 含油量 芥酸 硫甙 
凤冈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对比试验简报
《耕作与栽培》2000年第S1期75-76,共2页杨再志 
关键词:油研七号 坝塘 生育期 千粒重 密度 优质油菜 角粒数 角果数 
余庆秦油二号与油研七号同田对比试验简报
《耕作与栽培》2000年第S1期42-,共1页文云书 
关键词:油研七号 白泥 同田对比 角果数 
《‘杂交油菜之父’李殿荣》何以赢人?
《今传媒》2000年第2期7-8,共2页来明善 
关键词:杂交油菜 秦油二号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株 育种技术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 通讯 发明专利 品种选育 品种鉴定 
“秦油二号”的施硼效果与施用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1999年第5期40-41,共2页朱汉娴 王志进 张晓建 姜剑平 严玉娟 
为探索硼肥在“秦油二号”上的施用效果与技术,提高油菜产量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硼肥提供科学依据,1995~1996年我们在通州市的十总、石南、纱场三个乡镇进行了该项研究。
关键词:秦油二号 油菜 施肥 
杂交油菜秦油二号迟茬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第3期217-218,共2页强光超 夏云中 王晓宏 许德稳 
通过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和相关、回归分析,研究了秦油二号在双晚茬口育苗移栽情况下,密度、施氮量、施磷量等主要农艺措施与其越冬苗情和经济性状的关系,依据秦油二号栽培措施效应数学模型,运用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出≥3000kg/...
关键词:秦油二号 密度施 氮量 施磷量 数学模型 油菜 
油菜宁杂一号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农业装备技术》1997年第5期11-11,共1页胡志中 罗建设 罗绕其 张电荣 仲宏良 
关键词:栽培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 秦油二号 润州区 农技推广站 甘蓝型油菜 产量构成因素 氮磷钾 每角粒数 适期早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