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联合循环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蒋东方胡三高武珍蔡睿贤王逊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力科学与工程》《工程热物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型氢氧--燃煤联合循环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5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第12期2557-2561,共5页赵世飞 徐钢 周璐瑶 董伟 杨勇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U12612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76053)
本文在传统燃煤发电机组和氢氧联合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氢氧-燃煤联合循环系统。该系统把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与氢氧联合循环相耦合,实现了氢能和燃煤的高效利用,丰富了两种燃料的利用形式。本文使用EBSILON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模拟...
关键词:氢氧联合循环 燃煤机组 热力学性能 关键参数 
储氢-氢氧联合循环储能系统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陕西电力》2014年第8期30-33,共4页蒋东方 安康 刘娟 胡三高 徐鸿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JB2014190)
风电的波动性与间歇性给风电并网发电带来巨大影响,而储能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储能系统可有效改善风电并网不稳定性问题。储氢-氢氧联合循环系统通过电解水将不稳定风能转化为氢能,进行能量储存,在用电高峰期通过氢氧...
关键词:风电系统 分布式能源 储能 耦合 
储氢-氢氧联合循环储能系统及应用案例分析被引量:1
《陕西电力》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安康 刘娟 李前敏 蒋东方 李文娜 王禹朝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9QG39)
储能技术是解决清洁能源并网发电所带来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的主要技术之一,引入储氢系统与风电联合运行实现并网发电。系统以氢气作为能量转换中间介质,通过电解水生产氢和氧,将多余或不稳定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将储存的氢和氧...
关键词:智能微网 氢氧联合循环 分布式能源 风电系统 储能系统 
基于化学链燃烧的氢氧联合循环被引量: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第9期1441-1444,共4页张筱松 金红光 
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化学链的氢氧联合动力循环系统,该系统利用透平余热提供化学链中天然气和Fe_2O_4反应热,将余热转换为高品位化学能。系统综合了化学链零能耗分离CO_2和氢氧联合循环高效率的优点。与化学链燃烧联合循环相比,该循环取...
关键词:化学链 能源品位 氢氧联合循环 
基于智能微网的氢氧联合循环与风能耦合发电系统被引量:9
《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年第6期1-5,共5页蒋东方 高丹 武珍 胡三高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9QG39)
在基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基础上,参考以纯氢作为燃料的氢氧联合循环系统,构建了包括制氢、制氧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的氢氧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分析了系统的优越性及可行性,并引入智能微网技术,根据微网中分布式电源的特性,以储氢作为蓄...
关键词:智能微网 氢氧联合循环 分布式能源 风电系统 耦合 
基于氢氧联合循环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被引量:6
《陕西电力》2011年第5期1-4,共4页蒋东方 胡三高 武珍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9QG39)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迅速发展,新能源发电系统联网对于缓解传统电网供电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能源表现出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运行带来前所未有挑战。通过分析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大量联网的局限性,结...
关键词:微网 氢氧联合循环 分布式发电 能源系统 
改进型氢氧联合循环及其性能初步分析被引量:4
《工程热物理学报》1997年第5期525-528,共4页王逊 张世铮 蔡睿贤 
国家攀登B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Due to its superior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advaniage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protecting, hydrogen has becom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energy to fossil fuel.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 a conceptual desig...
关键词:氢氧联合循环 蒸汽底循环 氢能发电 
氢氧联合循环——设计点及变工况初步分析被引量:7
《工程热物理学报》1991年第3期238-241,共4页方钢 蔡睿贤 
一、前言 氢氧完全反应生成物是水蒸汽,膨胀过程包括了部分底循环,可以没有常规联合循环中燃机排气放热与蒸汽吸热过程,这是氢氧循环提出的出发点,也是此循环的最大优点。氢氧反应放出的大量能量除提高生成物温度外,还加热底部循环工质...
关键词:蒸汽透平   联合循环 设计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