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生

作品数:151被引量:1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民曲东辉焦志玲张春玲李志远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市中医院四川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京剧戏曲生态与老舍的戏曲观
《戏剧文学》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高雅迪 康鑫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创作与译作的互文性研究”(项目编号:22BZW125)阶段性成果。
京剧是老舍最为熟悉也是运用最多的剧种。但在动荡的民国时期,京剧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中。只有了解民国时期的戏曲生态,才能在“戏曲爱好者”这一笼统界定的基础上给老舍一个更为清晰的定位。老舍的小说与散文记录了他可能接触的...
关键词:老舍 民国 《纺棉花》 京朝派 海派 
从乡土到都市:“应节、义务戏”的衰败与近代戏曲生态嬗变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9年第12期139-148,共10页吴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戏曲生态学论纲——20世纪中国戏曲生态格局变易及美学体系嬗变关系研究已获准立项,批准号:18CB167”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戏曲生态格局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历史时期。总体而言,清代中后期形成的戏曲生态格局,在20世纪以后,受到多重外部生态要素影响,不断发生改变。其中,从乡土到都市的变迁,是所有影响要素中最大的影响因子。晚清民国报...
关键词:民国报刊 应节应景戏 义务戏 近代戏曲生态 
20世纪中国戏曲命运的守望者——傅谨戏曲生态美学观刍议
《戏剧文学》2018年第5期35-45,共11页吴民 
傅谨先生以及深厚的哲学美学功底,加之对宗教、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研,转而到戏曲研究,可谓厚积而薄发。其《宗教艺术比较研究论纲》《戏曲美学》,《中国戏剧艺术论》《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反响。...
关键词:生态美学观 中国戏曲 20世纪 傅谨 《中国戏剧艺术论》 民间文化艺术 戏曲研究 历史使命感 
新潮演剧与二十世纪戏曲生态重构及其嬗变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7年第9期65-72,共8页吴民 
新潮演剧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其内涵包括清末民初的改良戏曲、文明新戏、以及学生演剧等一切新的戏剧演出形式。但是,这种概括一方面夸大了新潮演剧内部诸多形式的同质性,企图以共同的精神内涵和美学本质去归纳、厘清;另一方面,过分标举...
关键词:新潮演剧 戏曲生态 嬗变 
康乾时期戏曲生态嬗变——以《扬州画舫录》之卷五《新城北路下》为例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5年第2期140-143,共4页吴民 
《扬州画舫录》详细记载了康乾时期扬州的园亭奇观、风土人物等情况,其中的戏曲史料十分丰富。现有研究往往将其中关于戏曲的内容单独抽离进行分析,而其实这些内容与其他各卷内容是紧密关联的。通过这种关联,能够一窥康乾时期中国戏曲...
关键词:扬州画舫录 戏曲生态 社会经济生态 民间演剧体系“花雅之争” 
《越缦堂日记》所见同光之际的戏曲生态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4年第11期142-146,共5页赵丽 
晚清文史大家李慈铭所著《越缦堂日记》被誉为晚清四大日记,其中记载朝野见闻、人物评述、古物考据、书画鉴赏等内容之余,亦对清末特别是光绪年间的戏剧情形多有披载,或品评其时之伶人,或陈述歌场之情形,不失为了解晚清戏曲界动向的重...
关键词: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晚清 戏曲 
“梅花奖”视野下的当代豫剧生态(1983—2013)被引量:3
《戏剧文学》2014年第11期128-132,共5页张青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戏曲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0&ZD105);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戏曲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FZW023);河南省教育厅基地项目<河南戏曲文化传播与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
梅花奖是当今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全国类戏剧奖项,豫剧是除京、昆之外,获奖演员最多的地方戏曲剧种。三十年的梅花奖评选,对豫剧传承生态、传播生态与创作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评奖机制,梅花奖为当代豫剧乃至传统戏曲的健康发展贡...
关键词:梅花奖 豫剧 戏曲生态 
吉剧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的启示被引量:4
《戏剧文学》2014年第7期9-21,共13页吴民 肖旭琴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研究经费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戏曲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q2013020
吉剧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剧种,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新世纪初期这三个重要历史节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吉剧的成就反映了民间艺术如何从原生态的粗朴形式逐渐趋于精致和完善,并进而演化出成体系的艺术形式,形成自己的代...
关键词:吉剧 戏曲生态 启示 
大众传媒背景下戏曲传承和发展的内在障碍探析被引量:3
《戏剧文学》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张勇风 
2011年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041063-02);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转型与蜕变:大众传媒背景下山西戏曲生态环境及生存策略之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第51批面上资助(资助编号:2012M510777)
随着地方戏的濒危和"非遗"成为一门显学,对地方戏传承和保护的探讨遂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对大众传媒背景下戏曲传承和发展的三大内在障碍:戏曲分布区域化、戏曲行业局限性强和戏曲艺术编码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地方戏的传承和...
关键词:大众传媒 地方戏 戏曲生态 戏曲传承 
“青春版”视野下的当代戏曲生态被引量:9
《戏剧文学》2012年第11期8-11,共4页张青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戏曲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0BZW070]阶段性成果
随着青春版《牡丹亭》的持续上演以及被国内外观众的广泛接受欢迎,"青春版"这一概念也逐渐被认可接受。从2002年至2012年,据笔者统计,约有40部青春版戏曲出炉。这一现象对当代中国戏曲生态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戏曲生态 青春版 《牡丹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