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替特征

作品数:98被引量:692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苏玉亮俞启泰李东霞吴春新陈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钻采工艺》《石油钻探技术》《内蒙古石油化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均质多孔介质超临界CO_(2)非混相驱替特征及机理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2024年第5期1825-1837,共13页赵海军 魏爱华 彭昊 张凯 陈媛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2141009,42372315)。
为深入理解超临界CO_(2)在非均质储层中的非混相驱替过程,探索其流动特性及对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影响,为CO_(2)增强油气采收率和地质碳储存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与Cahn-Hilliard方程耦合的微观两相流模型,结合V...
关键词:超临界CO_(2) 非混相驱替 相场法 非均质模型 孔隙尺度模拟 
砂岩油藏高倍数水驱物性及驱替特征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4年第8期90-95,共6页屈亚光 骆峰 姜宇 周文胜 马小强 吴泓瑾 
中海油“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海上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项目编号:KJGG2021-0501)。
采用注水开发的砂岩油藏一般在进入到高含水阶段后,务必会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水驱倍数一般较高,高倍水驱后储层的驱替特征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会影响油田的驱油效率和最终的采收率。针对储层孔隙结构、渗透率、孔隙度、矿物组成、润湿...
关键词:高倍水驱 微观孔喉结构 粘土矿物 润湿性 相对渗透率曲线 
夹层型页岩油储层CO_(2)驱替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为例被引量:1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姚兰兰 杨正明 李海波 周体尧 张亚蒲 杜猛 侯海涛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课题“页岩油开发机理与开发技术研究”(2022kt100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夹层型页岩油储层动用困难的问题,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评价方法,从微观角度对页岩油注CO_(2)驱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流量的增加,驱油效率增大,中孔与大孔驱油效率贡献也增大,绝对驱油贡献率均在...
关键词:页岩油 CO_(2)驱替 核磁共振 驱替特征 赋存状态 储层动用 
CO_(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驱替特征及剩余油启动机制被引量:1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孙成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庆油气持续有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202)。
水气交替注入(WAG)是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CO_(2)连续气驱后实施WAG驱,仍然存在驱替特征模糊、剩余油启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以海拉尔油田贝14区块为研究对象,借助Micro⁃CT研究WAG驱启动剩余油的微观作用机制,同...
关键词:水气交替注入(WAG) 特低渗透油藏 CO_(2)驱 剩余油启动机制 提高采收率 
基于实验的水驱后空气泡沫驱替特征研究
《山东化工》2024年第2期69-72,81,共5页徐顺义 任梓寒 万嘉炜 李乐泓 邬青鑫 辛文宾 胡清萍 
当油田处于特高含水时期时,传统的采油技术无法继续保持高产、稳产,采油速率下降,成本上升。空气泡沫驱替将空气驱替采油技术和泡沫驱替采油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采油后期采收率下降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
关键词:空气泡沫驱 填砂管模拟 采收率 驱替特征 数值模拟 
陆相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开发指标变化规律被引量:3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年第6期50-58,共9页赵国忠 李承龙 何鑫 魏长清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外围油田改善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209)。
针对传统线性特征的驱替曲线都不再适用于特高含水期油藏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综合含水率和采出程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式,可直接描述特高含水期油藏宏观开发指标变化规律或驱替特征。结果表明:不管油藏曾经历的开采历史是否存在水驱井...
关键词:开发指标 特高含水期 采出程度 综合含水率 驱替特征 砂岩油藏 
海上稠油超临界多元热流体驱油特征物理模拟被引量:10
《断块油气田》2023年第4期545-551,共7页李晓宇 孙晓飞 蔡佳明 王学谦 张青权 胡金鹏 韦昌坤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稠油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研究”(CCL2018RCPS0017RON)。
利用蒸汽驱开发海上稠油,存在能耗高、热利用率低、效果差等问题。超临界多元热流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注入热介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主要成分为超临界蒸汽、超临界N_(2)及CO_(2),是由有机废液在温度373.85~699.85℃、压力22.1~30.0 MP...
关键词:超临界多元热流体 海上稠油 驱替特征 物理模拟 温度 
轻质油藏高压注空气氧化特征与热混相驱技术被引量:12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2年第4期760-769,共10页席长丰 王伯军 赵芳 刘彤 齐宗耀 张霞林 唐君实 蒋有伟 关文龙 王红庄 何东博 宋新民 花道德 张晓琨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科技项目“空气热混相驱技术与试验研究”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例分析,综合研究轻质油藏高压注空气热混相驱的地下热氧化状态、热氧化前缘稳定性及生产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原油组分越轻、黏度越低,热氧化燃料消耗量越低,氧化生热温度越低。稀油和挥发油热氧...
关键词:轻质油藏 空气驱 驱替特征 高压热氧化前缘 热混相驱 火驱 
次生底水油藏的三元复合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期113-120,共8页吕端川 林承焰 任丽华 宋金鹏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4012,2017ZX05009001)。
原生整装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逐渐演化为次生底水油藏。次生底水油藏的剩余油类型包括中上部的弱动用可动剩余油、中下部水驱绕流式可动剩余油和高水淹区的水驱后残余油。对该类型油藏开展三元复合驱以进行挖潜。利用油井生产数据,...
关键词:次生底水油藏 三元复合驱 驱替特征曲线 化学封堵 剩余油 水淹 
稠油油藏火驱驱替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年第6期79-86,共8页李秋 何厚锋 关文龙 蒋有伟 唐君实 席长丰 郑浩然 王晓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深层稠油有效开发技术研究与试验”(2016ZX05012-004)。
火驱驱替特征是火驱的复杂物化过程和油藏地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火驱方案设计和跟踪调控的重要基础。利用一维热跟踪补偿燃烧管实验装置,对比分析了不同性质稠油线性火驱的驱替特征,并与烟道气驱驱替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油黏...
关键词:火驱 燃烧管实验 驱替特征 烟道气驱 稠油油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