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缺血损伤

作品数:46被引量:15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何晓顺陈规划马毅刘树荣刘永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西南军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医疗卫生装备》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科委攻关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气氧合常温机械灌注对心死亡大鼠肾缺血损伤的修复作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2年第2期95-101,共7页陈铸 迟凯凯 卢鹏 高亚斌 张青 杨康 王峥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19JDZX2116);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A360019);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死亡供肾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echanical perfusion,NMP)模型,探讨空气氧合NMP和氧气氧合NMP对心死亡供肾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取12只12~14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donation aft...
关键词:常温机械灌注 心脏死亡供体器官 热缺血损伤 
经腹膜后肾段动脉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_(1)期肾脏肿瘤的比较被引量:10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21年第4期199-203,共5页周子健 李鹏超 曹强 杨潇 吴启开 袁宝瑞 冯德翔 吕强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入路肾段动脉阻断的两种术式,即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脏肿瘤的术后肾功能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段动脉阻断 热缺血损伤 肾功能保护 
双泵双氧合机械灌注设备应用于热缺血损伤猪肝脏低温灌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医疗卫生装备》2021年第3期6-11,共6页何锡然 谭晓宇 张琳 刘华敏 邝伟键 梁铭炬 周伟津 郭家钘 陈素平 霍枫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0556);军队实验动物专项科研项目(SYDW(2017)12);佛山顺德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顺府办函[2019]42号)。
目的:初步探索离体肝脏双泵双氧合机械灌注设备在离体猪肝脏低温灌注中的可操作性以及稳定性。方法:从45~50 kg雌性巴马小型猪获取供肝,利用灌注设备同时对肝动脉和门静脉实施低温携氧灌注8 h。肝动脉采用压力恒定模式控制,门静脉采用...
关键词:低温机械灌注 机械灌注设备 离体肝脏 肝脏保存 肝移植 DEVOCEAN-LIVER 2000 
热缺血损伤猪肝脏在门静脉恒压和恒流模式下常温机械灌注的对比研究
《肝脏》2020年第8期853-856,859,共5页何锡然 谭晓宇 张琳 邝伟键 刘华敏 陈素平 郭家钘 梁铭炬 周伟津 霍枫 
军队实验动物专项科研项目[SYDW(2017)12];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0556);佛山顺德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离体肝脏机械灌注系统研发项目”(顺府办函〔2019〕42号)。
目的利用离体肝脏常温灌注系统初步探索门静脉恒压控制模式与门静脉恒流控制模式对热缺血损伤肝脏的保存效果差异。方法使用雌性巴马小型猪获取血液和供肝,所有供肝的热缺血时间为60 min,一组采用门静脉恒压控制模式(n=6),一组采用门静...
关键词:常温机械灌注 小型猪 肝脏 热缺血 恒压控制 恒流控制 
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措施被引量:6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9年第1期67-70,共4页蓝海斌 许蜂蜂 程远 桑勇勇 王华翔 孔雨薇 杨芳 蔡秋程 刘建勇 江艺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585;2016J01592)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因肝脏失去血液供应,导致器官缺氧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通常分为热缺血损伤和冷缺血损伤。热缺血损伤通常发生于供肝切除术中过长时间阻断血流供应、休克、创伤及心衰等情况...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移植肝 ISCHEMIA 冷缺血损伤 热缺血损伤 保护 病理生理过程 血液供应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器官移植》2018年第6期456-459,共4页许彪 王永刚 牟劲松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2008ZX10002-005-06)
供肝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肝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是扩大供体池的一个重要来源。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可提高DCD供肝的质量,增加器官捐献供体池,改善肝移植受体的预后。本文综述了ECMO对DCD供体器官支持的基...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脑死亡器官捐献 体外膜肺氧合 肝移植 热缺血损伤 血流灌注 
心死亡供体肝脏维护的新技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年第21期F0002-F0002,共1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e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项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新技术,可以在心死亡后即刻提供稳定的自体血流灌注,通过自体血流提供氧气和营养,使已经受到热缺血损伤的器官得以恢复,使已经消耗的能量得以...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心死亡 供体肝脏 热缺血损伤 器官捐献 维护 体外生命支持 血流灌注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器官捐献供体功能维护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20期1553-1555,共3页石炳毅 陈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578、81570680)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种器官终末期疾病最为有效的手段。然而近几年供移植器官的短缺日趋严重,使得扩展标准供体(expanded criteria donor,ECD)器官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临床。ECD器官热缺血损伤较严重、器官存活能力降低,移植后发生...
关键词:器官捐献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应用 供体 维护 原发性无功能 终末期疾病 热缺血损伤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死亡捐献器官功能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8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年第3期234-236,共3页刘蕾 沈中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2AA021001);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2ZCZDSY02600);天津市医药卫生行业重点攻关项目(12KG102)
供体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如何扩大供体来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供体需求是目前各移植中心研究的重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可以显著扩大供体池[1],但DCD供体器官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热缺血损伤,...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 器官功能保护 供体来源 并发症发生率 器官移植 热缺血损伤 
心死亡器官捐献实施过程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相关技术问题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4年第6期12-16,共5页王志为 杨志豪 
由于器官短缺问题的日趋严重,心死亡/循环死亡(donation after cardiac/circulatory death,DCD)器官捐献日益增多。但是,DCD器官捐献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是长时间的热缺血对器官的损伤。经历较长时间的热缺血损伤后器官的可用性...
关键词:器官捐献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心死亡 热缺血损伤 原发性无功能 DEATH 移植物 器官短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