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限

作品数:12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楚杰胡巢凤马中女曹宇付咏梅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武警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家兔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年第3期16-19,共4页马中女 杨丽娟 蒋淑君 刁汇玲 郭莉 
滨州医学院科技计划(No:BY2008KJ11)
目的探讨HSP70参与体温调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家兔LPS发热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IL-1β、TNF-αmRNA与HSP 70的表达。结果注射LPS0.5μg/kg后家兔体温明显升高,出现两个体温高峰;由LPS引起的发...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发热 热限 
家兔发热诱导热休克转录因子1聚合对体温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773-777,共5页白宁 金莲锦 曹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91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159004)~~
目的:观察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聚合对家兔脂多糖(LPS)诱发性发热反应的影响,并研究其与下丘脑cAMP含量变化的关系,以探讨HSF1是否参与热限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家兔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N):注射无水乙醇;(2)槲皮素组(Q):注射槲皮...
关键词:发热 热限 热休克因子1 环AMP 体温 
家兔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HSF1聚合与IL-1β、TNF-αmRNA表达的关系被引量:7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年第4期445-449,共5页马中女 曹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198)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SF1)参与体温调控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在复制家兔LPS发热模型基础上,检测在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HSF1的表达与IL-1β、TNF-α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注射LPS0.5μg/kg后家兔体温明显升高,在60min和180mi...
关键词:热休克因子1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发热 热限 
完形填空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03年第27期13-13,共1页龚来良 
关键词:完形填空 热限 入口 
内毒素致热的热型和热限研究被引量: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年第5期421-423,共3页刘瑞东 崔颖 高颖 刘庆增 王金兰 
目的 研究内毒素对机体致热的规律 ,掌握不同剂量内毒素致热的热型和热限。方法 按照药典规定的热原检查方法 ,对家兔耳缘静脉注入大、中、小不同剂量的内毒素 ,记录并绘制升温曲线图 ,确定其热型 ;对分次注入和 1次大量注入内毒素形...
关键词:内毒素 热限 热型 单相热 双相热 
热型热相与热限都是怎么回事?(发热系列谈之三)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4年第5期47-48,共2页冯甲棣 
热型热相与热限都是怎么回事?(发热系列谈之三)中国医科大学冯甲棣在临床活动中,医护人员在获得患者的体温数据后,还常常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患者24小时的体温曲线。发热病人体温曲线的形状就叫热型。由于各种发...
关键词:热型 患者 体温 医护人员 改变 发热 疾病 人体 形状 活动 
精氨酸加压素在内毒素热限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4年第3期245-248,共4页胡巢凤 李楚杰 陆大祥 付咏梅 张穗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观察了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后中隔区、下丘脑组织及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ET发热过程中,中隔区、下丘脑及血浆AVP含量均显著增多(P<0.01);ET发热达热限时,体温不再升高,中隔区与血浆AVP...
关键词:发热 内毒素 致热原 精氨酸加压素 
桑菊饮对家兔致热原热限性或非热限性发热及脑脊液cAMP的影响被引量:2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1年第Z1期65-66,共2页杨奎 沈映君 
本文采用家兔致热原热限性或非热限致热原性,作为中医的“高热”和“发热不甚”模型,观察桑菊饮的解热效应,探索温病之病入气管血分证“高热”与病在肺卫表证而“发热不甚”的划分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辛凉轻剂桑菊饮仅对非热限致热原性...
关键词:桑菊饮 致热原 非热 血分证 原性 辛凉 轻剂 入气管 体温调节中枢 机能状态 
家兔内毒素热限和前列腺素E热限成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0年第6期445-449,共5页胡巢凤 李楚杰 
本研究用114只新西兰白兔进行三部分实验。1.家兔静脉注射非热限剂量、热限剂量ET引起发热时,PGE_2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之间无明显正相关(p>0.05),即ET性发热达到热限时,PGE_2含量增多不受限。2.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PGEt引起的发热呈剂量...
关键词:发热 内毒素 前列腺素E 
热限机制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9年第2期118-120,共3页蔡群 
发热达到一定高度后,就被机体自动限制不再上升,这种现象称为热限(upper limit of fever)。热限是动物机体的一种重要的生命适应现象,可以避免由于体温过高给生命重要器官组织带来伤害,具有普遍的生物学意义。因此,研究热限的发生机制。
关键词:发热 热限 热限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