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场

作品数:20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孙治雷周怀阳杨群慧孟宪伟刘焱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地质》《Science Bulletin》《海洋科学进展》《晋阳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教师百人计划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场金属硫化物的矿物学组成及指示意义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年第4期179-192,共14页曹红 孙治雷 刘昌岭 姜学钧 黄威 徐翠玲 刘莉萍 何拥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硫化物风化蚀变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41606086); 泰山学者专项(ts201712079);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专项(DD20160218,DD20160344)
西南印度洋脊(SWIR)是当前洋底超慢速扩张洋脊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热液硫化物矿床形成机理,对位于该洋脊的龙旂热液场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硫化物为高温热液喷溢活动所形成的富Fe型硫化物,目前已经历了一...
关键词:热液硫化物 矿物学 成矿序列 指示意义 龙旂热液场 
东北太平洋Explorer Ridge热液羽状流位温浊度异常和物质能量通量估算
《海洋学报》2017年第12期1-11,共11页郭双喜 鲁远征 岑显荣 屈玲 Sharon L.Walker 周生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035;41476167;41606010);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XDA110303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1042;2016A030313155)
深海热液流体与周围海水之间存在明显的物理和化学差异,通过检测海水的位温浊度异常是探测深海热液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采用"海底火山带项目(Submarine Ring of Fire 2002)"拖曳式温盐深测量仪数据资料,研究了东北太平洋Explorer R...
关键词:东北太平洋Explorer Ridge热液场 位温异常 浊度异常 热通量 
克尔玛德克岛弧兄弟海底火山硫化物烟囱区微量元素分布
《海洋地质》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H.A. BERKENBOSCH C.E.J. DE RONDE A.W. McNEILL 杨江平(翻译) 邱燕(校对) 肖潇(校对) 
兄弟火山是一个位于新西兰沿克尔玛德克岛弧分布的英安质火山,西北部火山口属于陡峭火山口壁的一部分,热液场受其控制和影响。该热液场延伸约600m,
关键词:海底火山 元素分布 岛弧 硫化物 烟囱 火山口 热液场 新西兰 
现代洋底低温富Si烟囱体的构建:以劳盆地CDE热液场为例被引量: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0期1544-1558,共15页孙治雷 周怀阳 杨群慧 尹希杰 王虎 姚会强 董从芳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6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6025;41006072)资助
CDE热液场是中国在劳盆地东部扩张中心区域发现的热液场.本文报道了该热液场小型低温富Si烟囱体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矿物学分析发现,烟囱体壁的矿物具有着明显的环带结构:沿烟囱主通道内壁向外,分别由蛋白石+重晶石层,长杆状蛋...
关键词:劳盆地 CDE热液场 低温富Si烟囱体 热液微生物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sulfide chimneys from the 49°39′E hydrothermal field on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 and their geological inferences被引量:3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第26期2828-2838,共11页TAO ChunHui LI HuaiMing HUANG Wei HAN XiQiu WU GuangHai SU Xin ZHOU Ning LIN Jian HE YongHua ZHOU JianPing 
supported by the China Ocean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Program (DY115- 02-1-01);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Youth Science Fund (2010318)
During January–May in 2007,the Chinese research cruise DY115-19 discovered an active hydrothermal field at 49°39′E/37°47′S on the ultraslow 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 (SWIR).This was also the first active h...
关键词:块状硫化物 地球化学特征 南印度洋 热液场 矿物学 烟囱 大西洋中脊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全球热液场的分布
《海洋地质》2010年第1期79-80,共2页Edward T. Baker Christopher R. German 姚会强(译) 
不考虑图9中的快速洋脊与慢速洋脊之间的基本特征,δ(3He%)的分布更为复杂。沿着东太平洋快速扩张洋脊,δ(3He%)值显示出不连续的高值,而不是相对扩张速率显示出均一的分布。而没有想到的是低值区出现在从印度洋三联点到东太...
关键词:热液场 东太平洋 扩张速率 三联点 洋脊 不连续 印度洋 显示 
全球热液场的分布
《海洋地质》2009年第4期58-80,共23页Edward T. Baker Christopher R. German 
岩浆平衡假设认为岩浆供给的变化是大尺度上控制大洋扩张脊热液场分布模式主要因素。这个理论较为简单,但是一些因素的存在使得验证这个假设较为复杂,如热通量测量的匮乏、岩浆作用与热液作用在时间上的延迟、渗透率的作用、非岩浆热...
关键词:热液场 岩浆作用 线性关系 扩张速率 深大断裂 控制因素 直接冷却 超镁铁质岩 
大西洋中脊14°N段的罗加乔夫热液场
《海洋地质》2008年第2期1-22,共22页博格达诺夫 陈邦彦(译) 
在1993—1994年间,俄罗斯“罗加乔夫教授”号科学调查船,在大西洋15°20′N处的转换断层以南35海里处发现新的活动热液场。它的存在与原先的推测一致,曾在底水中发现异常的甲烷和锰(Klinkhammer等1985;Bougault等1993)。相似的硫...
关键词:大西洋中脊 热液场 科学调查船 转换断层 俄罗斯 硫化物 裂谷 沉积 
大西洋中脊的TAG热液场
《海洋地质》2007年第4期31-49,共19页尤·阿·博格达诺夫 陈邦彦(摘译) 
TAG热液场是1992-1993年间发现的,当时在裂谷的东壁发现低温热液产物。现今它已成为扩张洋脊热液场中调查研究最多的矿场之一。由于进行了大量的专业考察,其中包括利用水下载人潜器的调查,在此采样、描述和发现,TAG算得上在低扩张...
关键词:热液场 TAG 大西洋中脊 低温热液 载人潜器 扩张速率 Rona 热液源 
东太平洋海隆北纬9°50′热液场矿石堆积的初始阶段(续上期)
《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69-75,共7页刘永谋 朱佛宏(译) 单连芳(校) 
最有趣的是直径为30cm的活动性扩散体,以球状膨胀物的形态使直径约20cm的热液管状物顶端复杂化了。标本采自活动性热液构筑物“P”的坡脚处。在扩散体表面肋骨之间的斜槽中发现了大量直径达1.5cm、证实扩散体活动快的方解碳酸岩管状...
关键词:东太平洋 热液场 矿石堆积 活动性扩散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