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地

作品数:213被引量:2104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景波李跃林李志辉牛俊杰杜阿朋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黄土高原极端降水对人工林地深层土壤水分的补给效应
《生态学报》2024年第23期10757-10769,共13页吴亚彪 高晓东 何娜娜 葛东 于流洋 张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90070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1JC-19);唐仲英基金。
深层土壤干燥化严重制约了黄土高原深根系植被的持续发展。然而,频发的极端降水事件能否缓解深层土壤水分亏缺仍尚不明晰。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重采样相结合的方法探究2021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对典型人工林地(苹果和刺槐)深层土壤水...
关键词:黄土高原 人工林 极端降水 土壤干燥化 深层土壤水补 
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人工林地土壤水分时空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21年第20期8256-8265,共10页廉泓林 李卫 冯金超 杨文斌 熊伟 于海蛟 敖铁胜 张明亮 刘雅莉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19ZD00301-0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19-3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507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06)。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特征对于干旱地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樟子松和柠条固沙人工林为对象,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连续观测了林地0-200 cm土壤剖面的含水量、温度及微气象因子,系统分析...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樟子松 柠条 土壤水分 土壤冻融 潜在蒸散 
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干燥化效应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19年第19期7161-7168,共8页苟清平 朱清科 李依璇 申明爽 刘昱言 梅雪梅 王瑜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70502);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THRD007)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加剧了区域土壤水分亏缺与土壤干燥化程度,同时制约着植被构建。选取陕西省吴起县金佛坪流域山杏、油松、刺槐、小叶杨和沙棘5种植被类型,对照荒草地。采用人工土钻法取样,分析不同植被类型0—10 ...
关键词:陕北黄土区 人工林地 土壤湿度 土壤干层 
秦岭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被引量:51
《生态学报》2015年第4期1086-1094,共9页赵海燕 徐福利 王渭玲 王伟东 陈钦程 赵亚芳 马亚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416902资助
以秦岭地区不同林龄(5年生、10年生、20年生、30年生和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剖面p H值、有机质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 H值随...
关键词:秦岭地区 华北落叶松 速效养分 酶活性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人工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被引量:60
《生态学报》2008年第4期1429-1445,共17页李军 陈兵 李小芳 赵玉娟 次仁央金 蒋斌 胡伟 程积民 邵明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077和30471024)~~
人工林地土壤干燥化正在日益严重的威胁着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成效。在黄土高原3个植被类型区广泛观测苹果、刺槐、油松、辽东栎、狼牙刺、沙棘和柠条等23种不同立地和树龄林地深层土壤湿度基础上,比较和分析了各类林地土壤含水量、土...
关键词:黄土高原 人工林地 土壤湿度 土壤干燥化 
黄土高原人工林地水分亏缺的补偿与恢复特征被引量:36
《生态学报》2004年第11期2395-2401,共7页王进鑫 黄宝龙 罗伟祥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96-0 0 7-0 1-0 1-0 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G19990 43 60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 0 80 80 4)~~
采用单株平衡法 ,通过定位监测与对比分析 ,对黄土高原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区 ,持续干旱期末人工林地土壤水分亏缺度、雨季末降雨补偿深度及土壤贮水亏缺补偿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分条件较为优越的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 ,...
关键词:人工林 土壤水分亏缺 降雨补偿 时空分布 黄土高原 
人工林地浑水入渗性能与通用入渗模型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04年第12期2841-2847,共7页王进鑫 黄宝龙 王迪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G19990 43 60 2 )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2 0 0 1BA5 10 B0 10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 0 80 80 4)~~
采用双环法 ,通过 130场田间的浑水与清水入渗对比试验 ,对两种土壤质地的刺槐、侧柏人工林地的浑水入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含沙径流——浑水可显著削弱人工林地土壤的入渗性能 ,降低天然降水与土壤水的转换能力及人工林涵养水...
关键词:人工林 刺槐 侧柏 浑水 入渗性能 入渗模型 
退化红壤不同人工林恢复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44
《生态学报》2002年第1期54-61,共8页刘满强 胡锋 李辉信 陈小云 何圆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9871 0 4 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G1 9990 1 1 80 1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基金资助项目
对退化红壤上恢复 1 0 a的 4种人工林 ,即小叶栎 ( Quercuschenii)、木荷 ( Schima superba)、马尾松 ( Pinusmassonina)与木荷 -马尾松的混交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林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发生...
关键词:退化红壤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人工林地 多样性指标 密度-类群指数 生态恢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