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油松林

作品数:95被引量:105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鸿雁吴钦孝上官周平王利霞陈云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保定市水土保持试验站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黄土高原子午岭人工油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被引量:18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第2期133-137,共5页孟蕾 程积民 杨晓梅 韩娟娟 范文娟 胡秀娟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41;KZCX2-YW-14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106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631);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为准确估计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林群落的碳库分配特征,运用湿烧法对该群落空间尺度上的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各层次碳储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林群落平均含碳率为0.4462,空间尺度上各层次差异显著;整个油松林碳储量...
关键词:黄土高原 子午岭 人工油松林 碳密度 碳储量 
子午岭人工油松林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被引量:8
《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熊楚翘 程积民 万惠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7CB1068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9B08;2006BAD16B06;2006BAD09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631);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专项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观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午岭人工油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平均为5711粒/m2,最大密度是9537粒/m2,最小密度是3563粒/m2。(2)土壤种子库的种子...
关键词:人工油松林 土壤种子库 储量 分布 植被组成 
子午岭地区辽东栎和油松林建群种的更新生态位宽度分析被引量:15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7期1446-1453,共8页雷利平 王孝安 郭华 田丽 朱志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与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2CB111505)
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对子午岭地区主要树种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幼苗、幼树和成树在不同坡向的辽东栎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和人工油松林3种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进行了分析研...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 辽东栎 油松 不同坡向 人工油松林 
人工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变化特征被引量:61
《生态学报》2007年第3期1011-1018,共8页刘占锋 刘国华 傅伯杰 胡会峰 郑晓翾 吴雅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2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05);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503)~~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15a(PF15)、25a(PF25)、30a(PF30)的人工油松林作为样地,并选取灌丛作为参考植被,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以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恢复的进...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 土壤理化性质 恢复年限 人工油松 
黄土区次降雨条件下林地径流和侵蚀产沙形成机制——以人工油松林和次生山杨林为例被引量:32
《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第9期1597-1602,共6页潘成忠 上官周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111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30290;90102012).
以黄土区两种常见森林植被(次生山杨林和人工油松林)长期定位观测试验为基础,从水量平衡和径流产沙机理出发,分析了次降雨条件下两种林地和荒地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次降雨量在5.0~50.0 mm范围内,油松林和山杨林的林冠和枯枝落...
关键词:水土保持 产流产沙 森林植被 黄土高原 
岷江上游中山区次生灌丛与人工油松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被引量:13
《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第5期10-13,共4页鲍文 包维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专题(G1998048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1-07-01);国家科技攻关项(2001BA606A-05-03);中国科学院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资助
对岷江上游次生灌丛与人工油松林0—60cm深土壤理化性质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林土壤容重为1.40g/m3,比次生灌丛(1.01g/m3)高0.39g/m3;人工油松林自然含水量略高于次生灌丛,而人工油松林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和非毛管含水量依次...
关键词:岷江上游 土壤 理化性质 人工油松林 次生灌丛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群落空间结构:物种丰富度和盖度被引量:14
《林业科学》2004年第6期8-12,共5页王磊 高贤明 孙书存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SCX1-0 7-0 1-0 2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 2 0 0 2CB1115 0 0 0 4)资助
在岷江上游油松人工林中调查了 1hm2 群落空间垂直结构上的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盖度和物种丰富度 ,以及 2个 10 0m长样带上的林窗斑块和油松斑块 (冠幅相互连接的油松个体被合并为同一斑块 )内部的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结果发现 :群落的...
关键词:岷江 油松 群落空间结构 物种多样性 人工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