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35

作品数:25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小平姜伟王志贤贺志强应璐更多>>
相关机构:塔里木农垦大学塔里木大学河南省安阳县种子管理站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种业》《农技服务》《农机科技推广》《巴州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施钾量对标杂A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农村科技》2013年第3期19-20,共2页王玉玲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土壤 试验地选择在农6师103团9连,土质为壤土,土壤养分含量:碱解氮70.96毫克/千克,有效磷8.89毫克/千克,有效钾68.65毫克/千克。前茬作物为中棉35号。
关键词:生长发育 标杂A1 施钾量 土壤养分含量 产量 中棉35 前茬作物 试验地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辽宁农业科学》201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辽棉25号 辽审棉[2011]28号 辽棉2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旱熟抗病品系辽206为母本,以中熟高产优质品种中棉35号为父本杂交,经过9代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衣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经济作物 辽宁省 研究所 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优质品种 中棉35 抗病品系 父本杂交 
棉花品种对比试验总结被引量:1
《新疆农业科技》2012年第3期32-33,共2页阿曼古丽.麦麦提敏 麦提喀斯木.阿卜杜热合曼 
1试验目的 为筛选出适宜于策勒县栽培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品种,特进行本次品种区域试验,确定各参试品种在棉花生产中的价值和利用范围,为策勒县今后的棉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10个:新陆中15号...
关键词:棉花品种 试验总结 品种对比 品种区域试验 新陆早13号 中棉35 新陆早10号 棉花生产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 辽棉25号被引量:1
《新农业》2012年第4期28-28,共1页王子胜 高艳平 王巍 赵志强 
辽棉25号(辽3045),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早熟抗病品系辽206为母本、以中熟高产优质品种中棉3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9代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抗病品系 特早熟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棉花 高产优质品种 经济作物 中棉35 
“中棉35”丰产栽培技术
《巴州科技》2008年第4期13-14,共2页姚平 
1.“中棉35”丰产栽培技术指标 1.1“中棉35”产量结构:中高产棉田亩留苗9000-12000株,单株成铃6-8个;低产棉田留11000-13000株,单株成铃5—7个。单铃重5.2—5.6克,衣分在40.5%—41%。
关键词:丰产栽培技术 中棉35 单株成铃 技术指标 高产棉田 产量结构 低产棉田 单铃重 
安阳县棉花种植技术建议被引量:2
《种业导刊》2008年第5期22-22,24,共2页王付生 
为了提高我县农民种棉效益,确保丰产丰收,在总结各地种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技术建议: 1严把播种质量关 1.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以适合我县种植的中棉35、山农丰抗棉6、鲁棉研18、鲁棉研21、邯郸284和鲁棉研15(F1)等品种为主。
关键词:种植技术 棉花 安阳县 优质高产品种 播种质量 中棉35 丰产 
三种叶面肥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农村科技》2007年第8期34-34,共1页王虹 王自强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设在巴楚县红海乡8村2组,试验地前茬为棉花。试验药剂为液体多元钾肥、高效氨基酸液肥、绿丰霖,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35号。4月11日播种,播前667米^2基施农家肥2500千克、尿素15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
关键词:棉花生长 叶面肥 产量 液体多元钾肥 氨基酸液肥 试验地 中棉35 棉花品种 
细绒棉中棉35号超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19期166-166,共1页刘春强 
中棉35号棉花品种高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地准备、种子处理、促壮苗早发、测土配方施肥、合理灌溉、化控、打顶等配套措施,从而实现产量最大化,充分发挥中棉35号高产优势。
关键词:细绒棉 中棉35号 高产 栽培技术 
中棉35不同肥料等量施用试验总结
《新疆农业科技》2007年第4期15-15,共1页杨忠群 薛刚 秦刚 
1 试验目的 比较石化复合肥、棉花专用肥、常规化肥(尿素与二铵)在棉花生产上等量施用的增产效果,为大田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试验总结 中棉35 施用 肥料 棉花专用肥 大面积推广 试验目的 棉花生产 
棉花大面积高产技术
《农村科技》2007年第3期4-4,共1页石学军 王灵燕 
目前,我团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是抗病性品种新陆中14号。该品种于2000年引进,经3团农试站枯、黄萎病病圃种植鉴定结果表明,抗枯、黄萎病表现突出,枯、黄萎病发病率9.23%,病指7.13,而对照中棉35号枯黄萎病发病率74.34%,病指67....
关键词:大面积高产 枯黄萎病 技术 棉花 推广种植 大面积推广 鉴定结果 中棉35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