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泥盆世晚期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怿徐洪河廖卫华傅强孙德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进化》《古生物学报》《西北地质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省惠水县王佑中泥盆世晚期的四射珊瑚(二)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20年第2期179-191,共13页廖卫华 梁昆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28203,41402013)联合资助。
贵州省惠水县王佑镇至翁赖村一带出露中泥盆统上部浅海底栖相翁赖组(新名),该组以陆源碎屑沉积居多、沉积厚度较大、群体珊瑚很少而单体珊瑚却比较发育为主要特征。其中,翁赖组上部层位与贵州独山剖面独山组鸡窝寨段相当,时代为中泥盆...
关键词:中泥盆世晚期 底栖动物群 四射珊瑚 王佑镇 贵州省 
云南武定中泥盆世晚期植物与腹足动物共生标本的发现及其古生态意义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20年第2期192-197,共6页王怿 朱祥根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103)联合资助。
中泥盆世晚期陆生植物的演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以云南中泥盆世晚期植物群为代表,称为Lepidodendropsis arborecense-Minarodendron cathaysiense-Eocladoxylou minutum(LME)组合。当前在云南武定中泥盆世晚期地层(西冲组上部)...
关键词:植物 腹足动物 共生 古生态意义 中泥盆世 武定 云南 
贵州省惠水县王佑中泥盆世晚期的四射珊瑚(一)被引量:2
《古生物学报》2019年第1期11-22,共12页廖卫华 梁昆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91428203);青年基金(41402013)联合资助
贵州省惠水县王佑至翁赖一带出露的中泥盆世晚期浅海底栖相地层翁赖组(新名)陆源碎屑发育,沉积厚度巨大,单体珊瑚居多。由于受到当地穹窿地质构造的影响,只出露了中泥盆统的最上部,即相当于独山剖面的独山组鸡窝寨段和宋家桥段这二段地...
关键词:中泥盆世晚期 翁赖组 四射珊瑚 惠水县王佑镇 贵州省 
鸮头贝之乡——广西
《生物进化》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许汉奎 曾扬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博馆门前空地外竖立一巨大的灰岩石板,其高约3米、宽度不一,最宽处近2米,厚约20厘米,石板上全是密密麻麻、一个紧挨着一个的鸮头贝化石,极为壮观。想当年(距今约3.9亿年)它们在海底是多么威风八...
关键词:鸮头贝 头足类 腹足类 地层时代 古生物研究所 原地埋藏 化石带 中泥盆世晚期 腕足类 
滇东北昭通箐门的泥盆纪珊瑚(二)——中泥盆世晚期的四射珊瑚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17年第1期68-81,共14页廖卫华 马学平 
科技部基础性项目(2013FY11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41290260);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91428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3051)联合资助
云南省昭通市东北郊箐门出露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泥盆系浅海相地层剖面,下、中、上三个统均有出露,浅海底栖生物化石丰富,研究基础也相对较好,是研究滇东北地区泥盆纪地层的一条理想剖面。由于地层剖面比较长,沉积厚度比较大,此前我们已经...
关键词:四射珊瑚 中泥盆世晚期 昭通 滇东北 
云南禄劝中泥盆世晚期角质残植煤中植物角质层的再研究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2007年第3期355-364,共10页孙德伟 王怿 徐洪河 傅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YW-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23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联合资助
通过光学、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云南禄劝中泥盆世晚期角质残植煤层中的植物角质层进行再研究。禄劝的植物角质层定为Orestoviacf.devonica Ergolskaya,1936,具有两种类型:类型Ⅰ,角质层具有规则分布的孔状结构,分布密度为40...
关键词:Orestovia CF .devonica 植物角质层 中泥盆世晚期 成煤植物 云南 
新疆北部中泥盆世呼吉尔斯特组的一种细小植物被引量:8
《古生物学报》2004年第4期461-471,共11页王怿 徐洪河 付强 唐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 2 SW 13 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 2 0 0 0 0 7770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 2 3 2 0 19;40 3 0 2 0 0 3 )资助课题
描述新疆北部中泥盆世晚期呼吉尔斯特组中上部中的一种细小植物 :Tsaiaconicasp .nov .。该植物具有不等二歧分叉茎 ,表面具有圆锥形突出物。生殖枝由一次等二歧分叉枝系和数枚孢子囊组成。枝系末端着生四对成对长椭圆形孢子囊。通过对...
关键词:呼吉尔斯特组 中泥盆世晚期 新疆 植物 
广西象州中泥盆世晚期的海星
《古生物学报》2004年第1期142-146,共5页韩乃仁 张家志 张轼 
在广西象州中泥盆统东岗岭组壳相含泥质石灰岩中发现一个海星口面化石 ,定名为Devonasterguangxiensissp .nov .。该种中盘较大 ,腕长且直 ,下缘板发育 ,口角板肥大 ,略尖 ,与美国标本Devonastereucharis(Hall)相比 ,有一定的区别。海...
关键词:棘皮动物 海星 中泥盆世 广西 
云南西冲组的一种细小植物——兼论华南中泥盆世晚期植物组合(英文)被引量:6
《古生物学报》2001年第4期424-432,共9页王怿 Christopher M. Berry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No .G2 0 0 0 0 7770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49972 0 0 8)资助
研究我国云南中泥盆世晚期西冲组的一种细小植物Psilophytonstriatumsp .nov .,它具有二歧分叉光滑轴和生殖枝 ,生殖枝由三次等二歧分叉枝系和族生孢子囊组成。枝系末端着生两对直立孢子囊。根据对已有材料的分析 ,宜将华南中泥盆世晚...
关键词:Psilophyton 中泥盆世晚期 植物组合 华南 云南西冲组 细小植物 
新疆准噶尔盆地呼吉尔斯特组孢子组合被引量:6
《微体古生物学报》1997年第3期295-314,共20页卢礼昌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科基础研究特别支持费资助
本文首次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呼吉尔斯特组36属83种(含6新种)小孢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Cymbosporites组合。通过对某些重要已知种的水平与垂直分布的分析,以及和国内外相应组合的对比,并结合相关的化石,表明该组合的...
关键词:孢子组合 中泥盆世晚期 呼吉尔斯组 准噶尔盆地 新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