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11

作品数:11被引量:10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育松梅德圣胡琼李英德李云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海门市农业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技推广》《农业科技通讯》《农技服务》《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中油杂11号在四川地区的关键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13期151-,共1页曾念发 
文章分析、总结中油杂11号在四川地区的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植、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油杂11号 四川地区 栽培技术 
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中油杂11号
《长江蔬菜》2015年第17期22-24,共3页梅再胜 龚德祥 王维 陈文 乐应勇 
自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问世以来,经过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油菜种植者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油菜薹已逐步被广大市民所认识。近几年,油菜薹的销售价格一直高于红菜薹和白菜薹,油菜薹的销售收入远远高于油菜籽的销售收入,尤其是城市周边,中...
关键词:中油杂 油菜地 单株有效角果 油菜种植 油料所 半冬性 品种生育期 油菜种子 酸铝 销售收入 
“中油杂11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上海农业科技》2011年第6期58-58,共1页梁宇锋 王银元 
"中油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种,平均含油率达45.9%,每667 m^2产量290 kg左右。为使该品种获得更高产量,可采用"选好苗床、适期播种,精量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宽窄行降密,科学施肥、排涝降渍,化控化除...
关键词:油菜 高产 壮苗 施肥 化控 
双低杂交油菜中油杂11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技服务》2011年第4期420-420,428,共2页谢登菊 
进行了双低杂交油菜中油杂11号高产攻关大田栽培试验,对产量在3000kg/hm^2以上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油杂11号 高产栽培 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中油杂11号在陕西汉中种植表现
《中国农技推广》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黄斌 刘铂 王胜宝 龚亚丽 陈钦 张勇 
中油杂11号2007年、2008年分别在勉县长林和南郑县高台连片种植,平均每亩产量199.75kg,较对照秦优七号增产6.24%。在陕西汉中种植表现出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适宜,花期早,终花集中,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含油量高等特点。介绍了中油...
关键词:“双低”杂交油菜 中油杂11号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高油油菜品种中油杂11的分子辅助选育及广适应性被引量:11
《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第9期2599-2606,共8页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谭祖猛 
国家"863"项目(2006AA1001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7A04);农业部"948"项目(2003-Q04);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AA206A01)
【目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油菜育种效率,培育高产油量广适应性新品种,提升中国油菜品种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方法】利用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为授粉控制系统,经杂交、测交和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遗传距离评估预测杂种优势...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杂种优势预测 中油杂11 产油量 适应性 
中油杂1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20期131-131,共1页薛世芳 阮有宏 朱训永 胡艳 
中油杂11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油菜杂交种,在南京市六合区试验、示范期间平均产量、抗逆性等各方面表现较好。为了获得高产,在栽培措施上应掌握播种期、栽插密度、施肥、防病等几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中油杂11号 产量 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1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被引量:1
《种子世界》2006年第7期52-54,共3页柳达 周枝乾 刘继斌 肖建军 杨祖荣 
中油杂11(希望9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配组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品名:希望98。2005年9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区域代号:希望98)。该品种是...
关键词:三系杂交油菜 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高产 中油 中国农业科学院 粗脂肪含量 配组选育 油料作物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1
《农业科技通讯》2006年第6期56-56,共1页张夏讯 
关键词:双低油菜 新品种 中油 国家“863”计划 中国农业科学院 品种审定 育种研究 油料作物 研究员 研究所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油杂11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第6期724-726,共3页赵乃轩 李必钦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中油杂11冬前绿叶数、最大叶叶面积、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呈下降趋势。该品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万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
关键词:栽培密度 施肥量 油菜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