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试验

作品数:90被引量:1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伟明任稳江陈传华刘广林陈远孟更多>>
相关机构: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大学平罗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农业与农机》《农技服务》《农机科技推广》《新农村(黑龙江)》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农业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浦薏6号’种植密度试验被引量:2
《福建农业科技》2017年第12期33-35,共3页邱国富 刘忠辉 
进行‘浦薏6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浦薏6号’最佳种植密度为100cm×80cm,每667m^2产量可达284.59kg。
关键词:薏苡 浦薏6号 种植密度 产量 
花生新品种泉花27种植密度试验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17年第3期8-9,共2页陈茹艳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4);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5N30;2016N008)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泉花27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泉花27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667m^2播种2.02万粒,其产量构成因素协调,荚果产量最高。
关键词:花生 泉花27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紫色甘薯新品种龙津薯1号种植密度试验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16年第9期4-5,共2页林炎照 林水明 李广昌 黄一赐 
进行紫色甘薯龙津薯1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种植3500株处理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较为协调,单株结薯数较多,大中薯比例较高,群体与个体协调性最好,产量最高,每667 m2鲜薯产量3448.5 kg。
关键词:龙津薯1号 紫色甘薯 栽培密度 
杂交稻“两优616”种植密度试验被引量:2
《福建农业科技》2014年第2期15-16,共2页李秀清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品种"两优616"的合理种植密度,进行每667 m2插0.8万丛、1.0万丛、1.2万丛、1.4万丛、1.6万丛等5种不同插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插1.2万丛处理产量最高,与每667 m2插0.8万丛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杂交稻 种植密度 产量 
番木瓜最佳种植密度试验
《福建农业科技》2013年第12期23-24,共2页吴振强 
2011-2012年进行了番木瓜不同密度栽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马来10号番木瓜最佳种植密度为2.5 m×2.0 m,采用此种植密度能明显提高番木瓜产量并保证质量。
关键词:番木瓜 漳州 种植密度 试验 
油用型花生新品种“泉花6号”播种期和种植密度试验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12年第11期32-34,共3页陈剑洪 
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2012S0106);福建省"农业五新"推广项目
进行泉花6号播种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泉花6号宜在3月中上旬播种,以每667 m2播种仁2.4万粒为宜。
关键词:花生 播种期 种植密度 栽培技术 
春种马铃薯种植密度试验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04年第4期17-17,共1页陈石品 程竞照 彭瑞华 
为了掌握春种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于下.
关键词:马铃薯 种植密度 春季 生育期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