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历史事件

作品数:1758被引量:67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抒望崔久衡肖裕声贾磊磊宗培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武汉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日本华北驻屯军对国民党军北伐的干涉及其影响
《军事史林》2023年第9期29-40,共12页宋成一 
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规定,日本拥有在华驻兵权。在维持治安与保护侨民的名义下,日本于京津一带驻扎军队。~([1])此后二十余年间,华北驻屯军维持在不到千人的规模,并未引起或卷入中日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政局影响有限。
关键词:《辛丑条约》 重大历史事件 侨民 治安 国民党 政局 
党在1956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
《学习月刊》2012年第8期10-12,共3页丰存霞 赵健 
至2011年.中国共产党已成立90周年。综观这90年的历史,每一年都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但1956年无论从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从党的历史上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的八大召开.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对未来国家的道路作出了正确的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共产党 党的八大 党的历史 新中国 道路 国家 
让人性之光温暖苍凉人生———论沈虹光话剧的美学风格
《戏剧之家》2012年第5期4-5,共2页陈国恩 
读沈虹光的剧作,我强烈地感觉到两种戏剧要素的内在冲突:一是人生的苍凉,二是人性的温暖。这是一代人在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后开始回望人生时的真实感受。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心有不甘但很无奈,如《临时病房》《同船过渡》《幸福的...
关键词:沈虹光 人生 美学风格 苍凉 温暖 人性 重大历史事件 《幸福的日子》 
辛亥首义史书的扛鼎之作——评《辛亥首义史》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4期133-134,共2页胡俊修 
辛亥革命,百年已逝。作为中华民国的开国故事和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辛亥首义史的记述几与首义历史一样久远丰富。辛亥首义的宏大叙事虽基本定格,然其历史意义的深度开掘,历史合力的广度揭示,尚在偕时演进;至于种种微观问题...
关键词:辛亥首义 重大历史事件 湖北人民出版社 史书 微观问题 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 中华民国 
用唯物史观生动描述和精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典范——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节选)研读被引量: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3期11-18,共8页梅荣政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该书的第六、七两节,马克思1869年为该书写的第二版序言,恩格斯于1885年为该书写的第三版序言,对1848年二月革命到1851年路...
关键词:唯物史观 分析 描述 历史事件 典范 
媒介仪式:历史情境中的神话书写——解放后至“文革”期间《人民日报》重大历史事件报道解读被引量:1
《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61-62,65,共3页刘晗 张梅兰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岁月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也随着国情的变化,不论在报道方式上还是报道能力上都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成为党和人民当之无愧的"喉舌"。
关键词:《人民日报》 “文革”期间 历史情境 事件报道 媒介仪式 解放后 新中国成立 解读 
奥运特刊如何体现特色——访《北京奥运特刊》人文奥运版主编张永恒
《新闻前哨》2007年第11期81-83,共3页黎秋玲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报道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的热点?如何通过对奥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扩大自己的影响?这都成为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2008年北京奥运会 人文奥运 特刊 主编 重大历史事件 媒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